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古籍 > 其它 > 正文

傷寒法祖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8/5/8

嘗思著書立說。必胸羅萬卷。筆無點塵。方能成一家言。后之人讀古人書。亦必與古人心心相印。乃能言之不謬。慈溪柯韻伯先生注張仲景傷寒論六卷。復自著傷寒論翼二卷。闡未發(fā)之藏。探獨得之秘。其明辨詳晰。使仲景千古不明之案一旦豁然。而后世觀柯氏之注論。知仲景之精微。其功德為何如也。但流傳已廣。翻刻既多。其文義字句。類多魚豕。觀者未得洞明。咸置高閣。吾師任HT鴻波先生。出其先祖越公手鈔傷寒法祖一編。視之即柯氏之論翼。惟于錯訛之處。細加校正。去繁從簡。悉已正定無瑕。予因抄而讀之。見其分經(jīng)立論并遵柯氏。凡業(yè)此者當細心領會。得其精義。庶涇渭區(qū)分。自有定見??蔁o擔頭篋里之弊矣。嗚呼??率蠟橹倬肮Τ肌H问嫌诳率现σ嘭M少哉。爰書以志之。


道光二十二年歲在壬寅仲春上瀚識于鋤經(jīng)山房


后學清四陶觀永謹識


全論大法第一

按仲景自序。言作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則傷寒雜病未嘗分為兩書也。凡條中不貫傷寒者。即與雜病同義。

如太陽之頭項強痛。陽明之胃實。少陽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陰之腹?jié)M吐利。少陰之欲寐。厥陰之氣上撞心等癥。是六經(jīng)之為病。不是六經(jīng)之傷寒。乃是六經(jīng)分司諸病之提綱。非專為傷寒一癥立法焉。觀五經(jīng)提綱。皆指內(nèi)癥。唯太陽提綱。為寒邪傷表立。五經(jīng)提綱皆指熱癥。惟太陰提綱。為寒邪傷里立。然太陽中暑發(fā)熱而亦惡寒。太陰傷熱而亦腹痛而吐利。但不離太陽主外。而太陰主內(nèi)之定法。而六經(jīng)分癥。皆兼?zhèn)s病也明矣。因太陽主表。其提綱為外感立法。故叔和將仲景之合論。全屬傷寒。不知仲景已自明其書。不獨為傷寒設。所以太陽篇中。先將諸病線索逐件提清。比他經(jīng)更詳也。其曰。太陽病?;蛞寻l(fā)熱?;蛭窗l(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是傷寒另有提綱矣。不特為太陽傷寒之提綱。即六經(jīng)傷寒總綱。亦不外是。觀仲景獨于太陽篇。別其名曰傷寒。曰中風。曰中暑。曰濕痹。曰溫病。而他經(jīng)不復分者。則一隅之舉。可以尋其一貫之理也。其他結(jié)胸。臟結(jié)。陽結(jié)。陰結(jié)。瘀熱。發(fā)黃。熱入血室。語。如狂。等癥?;蛞騻??;蚍莻<娂嬰s沓之中。正可以思傷寒雜病合論之旨矣。蓋傷寒之外。皆雜病之名多端。不可以數(shù)計。故立六經(jīng)而分司之。傷寒之中。最多雜病。內(nèi)外夾雜。虛實互呈。故將傷寒雜病而合參之。正以合中見涇渭之清濁。此扼要法也。叔和不知此旨。謂濕三種。宜應別論。則中風溫病。何得與之合論耶。以三癥為傷寒所致。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則中風非傷寒所致。溫病與傷寒不相似者。何不為之另立耶?;魜y是肝經(jīng)為患。陰陽易。瘥后勞復。皆傷筋動骨所致。咸當屬于厥陰。何得另立篇目。叔和分太陽三癥于前。分厥陰諸癥于后。開后人分門類癥之端。豈知仲景約法。能合百病兼該于六經(jīng)。而不能逃六經(jīng)之外。只在六經(jīng)上求根本。不在諸病名目上尋枝葉也。叔和以私意紊亂仲景之原集。于勞復后。重集可發(fā)汗不可發(fā)汗諸篇。如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不知如何名反。豈濡弱微澀等脈有定位乎。此類姑不悉辨。其云大法。春夏宜發(fā)汗。冬宜吐。秋宜下。設未值其時。當汗不汗。當吐不吐。當下不下。必待其時耶。而且利水清火溫補和解等法。概不言及。所以今人稱仲景。只有汗吐下三法。實是于此。夫四時者。眾人所同。受病者。

因人而異。汗吐下者。因病而施也。立法所以治病。非以治時。自有此大法之謬。后人因有隨時用藥之迂。論麻黃桂枝湯者。謂宜于冬月嚴寒。而三時禁用。論白虎湯者。謂宜于夏。而大禁秋分后。與立夏之前。夫必先歲氣。毋伐天和。寒熱溫涼之逆用。為眾人飲食之常耳。仲景因癥立方。豈隨時定劑哉。當知仲景治法。悉本內(nèi)經(jīng)。按岐伯曰。調(diào)治之方。必別陰陽。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xiāng)。外者外治。內(nèi)者內(nèi)治。從外之內(nèi)者。治其外。從內(nèi)之外者。調(diào)其內(nèi)。從內(nèi)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調(diào)其內(nèi)。后治其外。從外之內(nèi)而盛于內(nèi)者。先治其外。后調(diào)其內(nèi)。中外不相及。則治主病。又為微者調(diào)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此大法也。

仲景祖述靡遺。寓章昭著。本論所稱。發(fā)熱惡寒發(fā)于陽。無熱惡寒發(fā)于陰者。是陰陽之別也。陽病制白虎承氣以存陰。陰病制附子茱萸以扶陽。外者用麻黃桂枝以治表。內(nèi)者用芒硝大黃以治里。其于表虛里實。表熱里寒。發(fā)表和表。救里攻里。病有淺深。治有次第。方有輕重。是定其中外。各守其鄉(xiāng)也。太陽陽明并病。小發(fā)汗。太陽陽明合病。用麻黃湯。是外之內(nèi)者。治其外也。陽明病。發(fā)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用梔子豉湯。是從內(nèi)之外者。調(diào)其內(nèi)也。發(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者。從內(nèi)之外而盛于外。用調(diào)胃承氣先調(diào)其內(nèi)也。表未解。而心下痞者。從外之內(nèi)而盛于內(nèi)。當先解表。乃可攻痞。是先治其外。后調(diào)其內(nèi)也。中外不相及。是病在半里半表。大小柴胡治主病也。此即所謂微者調(diào)之。其次平之。用白虎梔豉小承氣之類。盛者奪之。則用大承氣陷胸抵當之類矣。所云觀其脈癥。知其何逆。以法治之。則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之謂也。若拘四時以拘法。限三法以治病。遇病之變遷。則束手待斃矣。且汗吐下三法。亦出于岐伯。而利水清火調(diào)補等法悉具焉。其曰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在皮者。汗而發(fā)之。實者散而瀉之。此汗家之法。中滿者。瀉之于內(nèi)。血熱者宜決之。是下之之法。高者因而越之謂吐。下者引而竭之謂利。小便悍者按而收之。是清火法。氣虛宜掣引之。是調(diào)補法也。夫邪在皮毛。猶未傷形。故仲景制麻黃湯。急汗以發(fā)表。邪入肌肉。是已傷其形。故用桂枝湯。吃稀熱粥以解肌。是漬形以為汗。若邪正交爭。內(nèi)外皆實。寒熱互呈。故制大青龍。于麻桂中加石膏以瀉火。是散而瀉之也。吐劑。有梔豉瓜蒂。分胸中虛實之相殊。下劑。有大小承氣調(diào)胃抵當。分氣血淺深之不同。利水有豬苓真武寒熱之懸絕。清火有石膏芩連輩輕重之差分。陽氣虛。加人參于附子吳茱萸中以引陽。陰氣虛。加人參于白虎瀉心中以引陰。諸法井然。質(zhì)之岐伯。絲毫不爽。前圣后圣。其揆一也。愚更有疑焉。仲景言平脈辨癥。為傷寒雜病論。是脈與癥未嘗兩分也。夫因病而平脈。則平脈即在辨癥中。病有陰陽。脈合陰陽。發(fā)熱惡寒發(fā)于陽。無熱惡寒發(fā)于陰。是病之陰陽也。當列全論之首。脈有大浮動滑數(shù)。名陽。沉澀弱弦微。名陰。是脈之陰陽也。此條當為之繼。叔和既云搜采仲景舊論。錄其癥候診脈。是知叔和另立脈法。從此搜采耳。試觀太陽篇云。脈浮者病在表。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脈浮數(shù)者。法當汗出愈。諸條脈法。不入辨脈平脈篇。是叔和搜采未盡。猶遺仲景舊格也。由此推之。知寸口脈浮為在表。及寸口脈浮而緊。脈浮而數(shù)。諸條。皆從此等處采出。脈有陰結(jié)陽結(jié)條。未始不在陽明中風中寒之間。灑淅惡寒而復發(fā)熱者。未始不在少陽寒熱往來之部。脈陰陽俱緊者。未必非少陰之文。陰陽相搏條。未必不在傷寒脈結(jié)代伏之際。設仲景另集脈法。

或有上下之分。涼無平辨之別矣。名平名辨。皆叔和搜采諸說。仲景所云。各承家伎者是也。世徒知序例為叔和之文。而不和仲景之書。皆系叔和改換。獨為傷寒立論。十六卷中。不知遺棄幾何。而六經(jīng)之文。夾雜者亦不少。豈猶然仲景舊集哉。此雖余見之謬。請看序例所引內(nèi)經(jīng)。莫不增句易字。彼尚敢改岐伯之經(jīng)。況乎仲景之論耶。欲識真仲景者。逐條察其筆法。知考功記自不合于周官。褚先生大不侔于太史乎。世皆以金匱要略為仲景雜病論。則有若之似圣人。惟曾子為不可強乎。


六經(jīng)正義第二

按仲景自序云。雖未能盡愈諸病。其留心諸病可知。故于諸病之表里陰陽。分為六經(jīng)。令各得所司。清理脈癥之異同。寒熱之虛實。使治病者。只在六經(jīng)中下手。行汗吐下和解溫補等法。而無失也。夫一身之病。俱受六經(jīng)范圍者。猶周禮分六官而百職舉。司天分六氣而萬物成耳。傷寒不過六經(jīng)中一癥。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經(jīng)。是經(jīng)界之經(jīng)。

而非經(jīng)絡之經(jīng)。妄引內(nèi)經(jīng)熱病論。作序例以冠仲景之書。而混其六經(jīng)之政治。六經(jīng)之理不明。而仲景平脈辨癥。固難盡合諸病之權(quán)衡矣。夫熱病之六經(jīng)。專主經(jīng)脈為病。但有表里之實熱。并無表里之虛寒。雖因于傷寒。而已變成熱病。故竟稱熱病。而不稱傷寒。要知內(nèi)經(jīng)熱病。即溫病之互名。故無惡寒癥。但有可汗可泄之法。并無可溫可補之例也。觀溫病名篇。亦稱評熱病論。其義可知矣。夫叔和不于病根上講求。但于病名上分解。故序例所引內(nèi)經(jīng)。

既背仲景之旨。亦舛岐伯之意也。夫仲景之六經(jīng)。是分六區(qū)地面。所該者廣。雖以脈為經(jīng)紀。而不專在經(jīng)絡上立說。

凡風寒溫熱。內(nèi)傷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熱。有實有虛。無乎不包。故以傷寒雜病合為一癥。而總名為傷寒雜病論所以六經(jīng)提綱。各立一局。不為經(jīng)絡所拘。勿為風寒畫定也。然仲景既云。撰用素問。當于素問之六經(jīng)廣法之。

按皮部論云。皮有分部。脈有經(jīng)紀。其生病各異。別有部分。左右上下。陰陽所在。諸經(jīng)始終。此仲景創(chuàng)六經(jīng)部位之源。又曰。陽主外。陰主內(nèi)。故仲景以三陽主外。三陰主內(nèi)。又曰。在陽者主內(nèi)。在陰者主出。以滲于內(nèi)。故仲景又以陽明主內(nèi)。少陰亦有反發(fā)熱者。故仲景于表劑中用附子。是因其滲也。又曰。少陰之陰。名曰樞儒。其入于經(jīng)也。從陽部注于經(jīng)。其出者。從陰部注于骨。故仲景制麻黃附子湯。治發(fā)熱脈沉無里癥者。是從陽部注經(jīng)之義也。

制附子湯。治身體骨節(jié)痛。手足寒。背惡寒。脈沉者。具從陰內(nèi)注于骨之義也。又陰陽離合論。太陽為開。故仲景以之主表。而以脈浮惡寒頭項強痛。為提綱。立言與熱論頗同。而立意自別。陽明為合。故以之主里。而以胃實為提綱。雖目痛鼻干等癥。而所主不在是。少陽為樞。少陰亦為樞。故皆在半表半里癥。少陽為陽樞。歸重在半表。

故以口苦咽干目眩為提綱。而不及于胸脅痛硬。少陰為陰樞。其欲寐不寐。欲吐不吐。亦半表半里癥。雖有舌干口燥等癥。而不入提綱。歸重在半里也。豈惟陽明主里。三陰皆主里。而陰陽異位。故所主各不同。陽明主里癥之陽。

陽道實。故以胃實屬陽明。太陰主里癥之陰。陰道虛故以自利屬太陰。太陰為開。又為陰中至陰。故主里寒而自利。

厥陰為合又為陰中之陽。故主里熱而氣逆。少陰為陰中之樞。故所主或寒或熱之不同?;虮砘蚶镏疅o定。與少陽相似也。請以地理論。六經(jīng)猶列國也。腰以上為三陽地面。三陽主外而本乎表。心者三陽夾界之地。內(nèi)由心胸。外自巔頂。前至頭顱。后主肩背。下及于足。內(nèi)合膀胱。是太陽地面。此經(jīng)統(tǒng)領榮衛(wèi)。主一身之表癥。猶近邊御敵之國也。內(nèi)自心胸。至胃及腸。外自額顱。猶面至腹。下及于足。是陽明地面。由心至咽。退場門頰。上耳目。斜至巔。

外自脅。內(nèi)屬膽。是少陽地面。比太陽差近。陽明猶京畿矣。腰以下。為三陰地面。三陰主里。而不及外腹者。三陰夾界之地也。自腹由脾。及二腸魄門。為太陰地面。自腹至兩腎。及膀胱溺道。為少陰地面。自腹由肝。上膈至心。從脅肋。下及小腹宗筋。為厥陰地面。此經(jīng)通行三焦。主一身之里癥。猶近京夾輔之國矣。太陰陽明。同居異治。猶周召分政之義。四經(jīng)部位。有內(nèi)外出入。上下牽引之不同。猶先王分土域民。犬牙相制之理也。若經(jīng)絡之經(jīng)。

是六經(jīng)道路。非六經(jīng)地面也。六經(jīng)之有正邪??托啊:喜?。并病。屬脾。屬胃者。猶寇賊充斥?;蛟诒揪?。或及鄰國?;蛉刖熞病L柕孛孀畲?。內(nèi)臨少陰。外鄰陽明。故病有相關。如小便不利。本膀胱經(jīng)病。少陰病。亦小便而不利者。是邪及少陰之界也。六七日不大便。頭痛身熱者。是陽明熱邪。侵入太陽之界也。頭項為太陽之通衢。

因太陽主榮衛(wèi)。心胸是榮衛(wèi)之本。榮衛(wèi)環(huán)周不休。猶邊邑之吏民士卒。會于京畿往來不絕也。如喘而胸滿者。是太陽外邪入陽明地面而騷擾。故稱為太陽陽明合病。若頭不痛。項不強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候不得息者。此邪不自太陽來。乃陽明熱邪實結(jié)于胸中。猶亂民聚于本境而為患也。心為六經(jīng)之主。故六經(jīng)皆有心煩癥。如不頭項強痛。

則煩不屬太陽。不往來寒熱。則煩不屬少陽。不見三陽癥。則煩不屬三陽矣。故心憒憒。心怵惕。心懊。一切虛煩。皆屬陽明。以心居陽明地面也。陽明猶京師。故心腹皆居其地。邪在心而為虛煩。在腹為實熱。以心為陽而屬無形。腹為陰而屬有形也。夫人身之病。動關心腹。陽邪聚于心。陰邪聚于腹。肝為陰中之陽。故能使陰邪之氣撞于心。陽明主在里之陽。故能使陽邪入聚于腹耳。更請以兵法喻。兵法之要。在明地形。知賊寇所從來。知某方是某府來路。某方是某府去路。來路是邊關。三陽是也。去路是內(nèi)境。三陰是也。六經(jīng)來路各不同。太陽是大路。少陰是僻路。陽明是直路。太陰近路也。少陰后路也。厥陰斜路也??托岸鄰娜杹?。正邪多因三陰起。由外寇自邊關至。亂民自內(nèi)地生也。明六經(jīng)地形。始得握百病之樞機。詳六經(jīng)來路。乃得操治病之規(guī)則。如以癥論。傷寒。大寇也。病從外來。中風。流寇也。病因旁及。雜病。亂民也。病由中起。既認為何等之賊。又知為何地所起。于其發(fā)境。便御之本境。移禍鄰郡。即兩郡夾攻。如邪入太陽地面。即汗而散之。猶陳兵器于要害。乘其未定而擊之也。邪之輕者在衛(wèi)。重者在榮。尤重者在胸膈。猶賊之淺者在關外。深者在關上。尤深者在關內(nèi)也。是麻黃為關外之師桂枝葛根為關上之師。大小青龍為關內(nèi)之師矣。凡外寇不靖。內(nèi)地盜賊必起而應之。因立兩解法。故有大小青龍。及桂枝麻黃加減諸方。如前軍無紀。致內(nèi)亂蜂起。當重內(nèi)輕外。因有五苓十棗陷胸瀉心抵當?shù)葴?。邪入少陽地面。宜雜用表里寒熱攻補之品。為防御解利之法。如偏僻小路。利于短兵。不利于矛戟。利于守備。不利于戰(zhàn)爭也。

邪之輕者。入腠理。重者入募原。尤重者入脾胃。小柴胡腠理之劑也。大柴胡募原之劑也。小建中。半夏瀉心。黃芩。黃連。四方。少陽之脾劑也。柴胡加芒硝。加牡蠣二方。少陽之胃劑也。如太陽少陽。有合病并病。是一軍犯少陽矣。用柴胡桂枝湯是兩路分擊之師也。甚至三陽合并病。是三面受敵矣。法在獨處陽明。陽明之地面整肅。則太少兩路之陽邪。不攻自解。但得內(nèi)寇寧。而外寇自息。此白虎所由奏捷耳。若陽邪不戰(zhàn)于內(nèi)地。用大承氣以急下之。是攻賊以護主。若陰邪直入于中宮。用四逆湯以急救其里。是強主以逐寇也。陽明為內(nèi)地。陽朝界上。即太陽少陽地面。邪入陽明之界近太陽地面。雖不犯太陽。太陽之師不得坐視而不救。故陽明之榮衛(wèi)病即假麻黃等湯以汗之。近少陽地面。雖不入少陽。少陽之師不得高壘而無戰(zhàn)。故陽明之腠理病。即借柴胡以解之。是知陽明之失守。

非太陽不固。即少陽無備也。所以每每兩陽相合而為病也。若邪已在陽明地面。必出師奮擊。以大逐其邪。不使少留。故用梔豉瓜蒂之吐法以迅掃之。若深入內(nèi)地。不可復驅(qū)則當清野千里。使無所掠。是又白虎得力處也。若邪在內(nèi)廷。又當清宮中陰盜。此承氣所由取勝。如茵陳豬苓輩。又為失紀之師立法矣。太陰亦內(nèi)地。少陰厥陰地面。

是太陰之夾界也。太陰居中州。雖外通三陽。而陰陽既已殊途。心腹更有膈膜之藩蔽。故寒水之邪。從太陽外屬者輕。由少陰內(nèi)授者重。風木之邪。自少陽來侵者微。因厥陰上襲者甚。如本經(jīng)正邪。轉(zhuǎn)屬陽明而為實。猶師老勢窮。

可下之而愈。如陽明實邪。轉(zhuǎn)屬本經(jīng)而成虛。則邪盛正衰。溫補挽回者甚難。蓋太陰陽明。地面雖分。并無阻隔。

陽明猶受敵之通衢。甲兵所聚。四戰(zhàn)之地也。太陰猶倉廩重地。三軍所根據(jù)。亦盜賊之巢穴也。故元氣有余。則邪入陽明。元氣不足。則邪入太陰。在陽明地面。則陳師鞠旅??杀吵且粦?zhàn)。取勝須臾。在太陰地面。則焚劫積蓄。倉廩空虛。枵腹之士。無能御敵耳。厥陰之地。相火游行之區(qū)也。其本氣則為少火。若風寒燥濕之邪。一入其境。悉化為熱。即是壯火。其少火為一身之生機。而壯火為一身之大患。且其地面通達三焦邪犯上焦。則氣上撞心。心中疼熱。消渴口爛。咽痛喉痹。逼入中焦。即手足厥冷。脈微欲絕。饑不欲食。食即吐蛔。移禍下焦。則熱利下重。

或便膿血。為害非淺。猶跋扈之師矣。仲景制烏梅丸方。寒熱并用。攻補兼施。通理氣血。調(diào)和三焦。為平治厥陰之主方。猶總督內(nèi)地之大帥也。其與之水以治消渴。茯苓甘草湯以治水。炙甘草湯以復脈。當歸四逆以治厥。是間出銳師。分頭以救上焦之心主。而安神明也。用白虎承氣輩。清胃而平中焦之熱實。白頭翁四逆散。清脾而止下焦之熱利。是分頭以救腹中之陰。而扶胃脘之元氣耳。腎為一府。而分陰陽二經(jīng)。少陰一經(jīng)。而兼陰陽兩臟者。皆為根本之地故也。邪有陰陽兩途。藏分陰陽二氣。如陽邪犯少陰之陽。反發(fā)熱。心煩??瓤?。咽痛。陽邪犯少陰之陰。

則腹痛自利。或便膿血。陰邪犯少陰之陽。則身體骨節(jié)痛。手足逆冷。背惡寒。而身倦臥。陰邪犯少陰之陰。則惡寒。嘔吐。下利清谷。煩躁欲死。仲景制麻黃附子細辛。黃連阿膠。甘草桔梗。豬膚半夏苦酒等湯。御陽邪犯少陰之陽也。其制桃花豬苓等湯。御陽邪入少陰之陰也。附子吳萸四逆等湯。御陰邪犯少陰之陽也。通脈四逆茯苓四逆干姜附子等湯。御陰邪入少陰之陰也。少陰為六經(jīng)之根本。而外通太陽。內(nèi)接陽明。故初得之而反發(fā)熱。與八九日而一身手足盡熱者。是少陰陽邪侵及太陽地面也。自利純青水。心下痛。口燥舌干者。少陰陽邪侵陽明地面也。

出太陽。則用麻黃為銳師。而督以附子。入陽明。則全任大承氣。而不設監(jiān)制。是猶兵家用向?qū)АEc本部不同法也。

其陰邪侵入太陰。則理中四逆加人尿豬膽等法。亦猶是矣。嗟乎。不思仲景之所集。安能見病知原也。

合并啟微第三

病有定體。故立六經(jīng)而分司之。病有變遷。更求合病并病而互參之。此仲景立法之盡善也。夫陰陽互根。氣雖分而神自合。三陽之底。便是三陰。三陰之表。即是三陽矣。如太陽病。而脈反沉。便合少陰。少陰病而反發(fā)熱。

便合太陽。陽明脈遲即合太陰。太陰脈緩即合陽明。少陽脈細小。是合厥陰。厥陰微浮是合少陽。雖無合并之名。

而有合并之實。或陽得陰而解。陰得陽而解。或陽入陰而危。陰亡陽而逆。種種脈癥。不可枚舉。學人當于陰陽兩癥中。察病勢合不合。更于三陽三陰中。審其癥之并與不并。于此陰病治陽。陽病治陰。扶陽抑陰。瀉陽補陰等法。

用之恰當矣。三陽皆有發(fā)熱癥三陰皆有下利癥。如發(fā)熱而下利。是陰陽合病也。陰陽合病。陽盛者屬陽經(jīng)。則下利為實熱。如太陽陽明合病。少陽陽明合病。太陽少陽合病。必自下利。用葛根黃芩等湯者是也。陰盛者屬陰經(jīng)。則下利屬虛寒。如少陰病吐利。反發(fā)熱者不死。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不惡寒。而面色赤。用通脈四逆者是也。若陽與湯合。不合于陰。即是三陽合病。則不下利。而自汗出。為白虎癥也。陰與陰合。不合于陽。即是三陰合病。則不發(fā)熱。而吐利厥逆。為四逆癥也。并病與合病稍異者。合則一時并見。并則以次相乘。如太陽之頭項強痛未罷。遞見脈弦眩冒。心下痞硬等癥。是與少陽并病。更見語。即是三陽并病矣。太陽與陽明并病。太陽癥未罷者。從太陽而小發(fā)汗。太陽癥已罷者。從陽明而下之。其機在惡寒惡熱而分也。然陽明之病在胃家實。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治讣椅磳嵍H珀柮髋c太少合病。必自下利。何以得稱陽明。要知夾熱下利。即胃實之始。內(nèi)經(jīng)所云暴注下迫。皆屬乎熱。其脈必浮大弦大。故得屬之陽明。而不經(jīng)于太陰也。若下利清谷。里寒外熱。

脈浮而遲者。則浮不得屬之于表。而遲則為在臟。若見脈微欲絕。即身不惡寒。而面色赤者。又當屬之少陰。蓋太陽陽明下利之辨。在清谷不清谷。而太陰少陰之清谷。又在脈之遲與微為辨也。夫陽明主胃實。而有夾熱利。太陰主下利清谷。又因脈微細。而屬少陰少陰脈微下利。反見陽明之不惡寒。而面色赤。若不于合并病參之。安知病情之變遷如此。而為之施治哉。然此為六經(jīng)言耳。若六經(jīng)之合并。與內(nèi)傷外感之合并。神而明之。不可勝極。以陰陽互根之體。見陰陽離合之用。是知六經(jīng)之準繩。更屬定不定法矣。何漫云三陰無合病并病也哉。

風寒辨惑第四

風寒二氣。有陰陽之分。又相因為患。蓋風中無寒。即是和風。一夾寒邪。中人而病。故得與傷寒相類。亦得以傷寒名之。所以四時皆有風寒。而冬月為重也。傷寒中風。各有重輕。不在命名。而在見癥。太陽篇。言中風脈癥者二。一日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

桂枝湯主之。一日太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以二癥相較。陽浮見寒之輕。浮緊見寒之重。汗出見寒之輕。不汗出見寒之重。嗇嗇淅淅。見風寒之輕。翕翕見發(fā)熱之輕。發(fā)熱惡寒。

見寒熱之俱重。鼻鳴見風之輕。身疼見風之重。自汗干嘔。見煩之輕。不汗煩躁。見煩之重也。言傷寒脈癥者二。

一曰太陽病?;蛭窗l(fā)熱?;蛞寻l(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以二癥相較。微惡寒。見必惡寒之重。體痛。覺腳攣急之輕。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見傷寒之輕。

或未發(fā)熱。見發(fā)熱之難。必先嘔逆。見傷寒之重。脈浮。見寒之輕。陰陽俱緊。見寒之重。中風傷寒。各有輕重如此。今人必以傷風為輕。中風為重。但知分風寒之中傷。而不辨風寒之輕重。于是有傷寒見風中風見寒之遁辭也。

夫風為陽邪。寒為陰邪。雖皆因于時氣之寒。而各不失其陰陽之性。故傷寒輕者。全似中風。獨腳攣急不是。蓋腰以上為陽。而風傷于上也。中風重。全似傷寒。而煩躁不是。蓋寒邪嘔而不煩。逆而不燥也。然陰陽互根。煩為陽邪。煩極至躁。躁為陰邪。躁極致煩。故中風輕者煩輕。中風重者煩躁。傷寒重者躁煩。傷風重者微煩。微煩則惡寒亦微。是微陽足以勝微寒。故脈浮不緊矣。如本論所云。凡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以脈浮不緊。故知汗出解也。若不待自解。而妄攻其表。所以亡陽。因陽微故耳。凡傷寒見煩。則寒氣欲解。躁煩是陽為寒郁。而邪轉(zhuǎn)盛。故傷寒一日。若躁煩者為欲傳。六七日躁煩者。為陽去入陰也。因病入所稟之陽氣有不同。而受邪之部位陰陽更不類。故陽有多少。熱有微甚。如太陽為先天之巨陽。其熱發(fā)于榮衛(wèi)。故一身手足壯熱。陽明乃太少兩陽相合之陽。其熱發(fā)于肌肉。故蒸蒸發(fā)熱。少陽為半表之陽。其熱發(fā)于腠理。時開時合。故往來寒熱。此三陽發(fā)熱之差別也。太陰為至陰。無熱可發(fā)。因為胃行津液。以灌四旁。故得主四肢而發(fā)熱于手足。所以太陰傷寒手足自溫。太陰中風四肢煩疼耳。少陰為封蟄之本。若少陰不藏。則坎陽無蔽。故有始受風寒。而脈沉發(fā)熱者?;蚴紵o表熱。八九日來。熱入膀胱。致一身手足盡熱者。厥陰當兩陰交盡。一陽之初生。其傷寒者。有從陰而先厥后熱者。有從陽而先熱后厥者?;蜿栠M而熱多厥少?;蜿柾硕鵁嵘儇识?。或陰陽和而厥與熱相應者。是三陰發(fā)熱之差別也。太陽為父。多陽盛之病。如初服桂枝而反煩解。半日許而后煩。下之而脈仍浮。氣上撞。與不汗出而煩躁。服藥微除而煩瞑發(fā)衄者。皆陽氣重故也。少陰為雌。多亡陽之病。如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脈微欲絕。惡寒蜷臥。吐利汗出。里寒外熱。不煩而躁。皆亡陽故也。又內(nèi)經(jīng)病形篇云。邪中于項。則下太陽。中于面。則下陽明。中于頰。則下少陽。

其中膺背兩脅。亦中其經(jīng)。故本篇太陽受邪。有中項。中背之別。中項則頭項強痛。中背。則背強KTKT也。陽明有中面中膺之別。中面則目痛鼻干。中膺則胸中脅下痞硬也。此岐伯中陽溜經(jīng)之義。又云。邪中于陰。從臂始。自經(jīng)及臟。藏氣實而不能容。則邪還于府。故本篇論三陰。皆有自利癥。是寒邪還府也。三陰皆有可下癥。是熱邪還府也。此岐伯中陰溜府之義。六經(jīng)之部位有高下。故受邪之日有遠近。太陽為三陽居表。位最高。最易傷寒。故一日受。陽明為二陽而居前。故二日受。少陽為一陽而居側(cè)。故三日受。太陰為三陰。居陰位最高。故四日受。少陰為二陰。居陰位之中。故五日受。厥陰為一陰。居三陰之盡。故六日受。此皆言見癥之期。非六經(jīng)以次相傳之日也。

內(nèi)經(jīng)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適其至所。即此義也。按本論傳字之義。各各不同。必牽強為傳經(jīng)之謬。傷寒一日。

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是指熱傳本經(jīng)。不是傳陽明之經(jīng)絡。陽明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是止寒傳本經(jīng)。不是傳少陽之經(jīng)絡。陽明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是止寒傳本經(jīng)。不是傳少陽之經(jīng)絡。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癥不見者。為不傳。皆指熱傳本經(jīng)。不是二日傳陽明。三日傳少陽之謂。太陽病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jīng)盡故也。言七日當來復之辰。太陽一經(jīng)之病當盡。非日傳一經(jīng)也。七日復傳太陽之謂。若復傳則不當曰盡。若日傳一經(jīng)。則不當日行其經(jīng)矣。若欲再作經(jīng)。是太陽不罷。而并病陽明。

使經(jīng)不傳。是使陽明之經(jīng)。不傳太陽之熱。非再傳少陽之謂也。太陽與陽明少陽地面相近。故太陽之盛而不罷。使轉(zhuǎn)屬陽明。陽已衰而不罷。使轉(zhuǎn)系少陽。若陽陷則轉(zhuǎn)系太陰。陽虛則轉(zhuǎn)入少陰。陽逆則轉(zhuǎn)入厥陰矣。陽明萬物所歸。

故六經(jīng)皆得轉(zhuǎn)屬。而陽明無所復傳。是知陽明無轉(zhuǎn)屬少陽之病。陽明太陰。俱屬于胃。胃實則太陰轉(zhuǎn)屬陽明。胃虛則陽明轉(zhuǎn)屬太陰矣。少陰與二陰地面相近。受太陰之寒。則吐利清谷。受厥陰之熱。則咽痛便血也。厥陰為陰之盡。亦如陽明之無復傳。然陰出之陽。則熱多厥少。陰極亡陽。則熱少厥多。此即少陽往來寒熱之變局。按本論云。

太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者。為中風。又云。太陽中風。脈浮緊。不汗出而煩躁。又云。陽明中風。脈弦浮大不得汗。合觀之。不得以無汗謂非中風矣。本論云。太陽病?;蛭窗l(fā)熱?;蛞寻l(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而未嘗言無汗。又云。太陽病。頭痛發(fā)熱。身疼腰痛。骨節(jié)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此不冠傷寒。又不言惡寒。又云傷寒脈浮。自汗出。微惡寒。合觀之。又不得以有汗非傷寒矣。今人但據(jù)桂枝條之中風自汗。而不究傷寒亦有自汗出者。強以麻黃癥為無汗之傷寒。而不究中風最多無汗者。謂傷寒脈浮緊。中風脈浮緩。而不知傷寒亦有浮緩。中風亦有浮緊者。知三陽脈浮。三陰脈沉。而不知三陰皆有浮脈。三陽亦有沉脈者。

總是據(jù)一條之說。不理會全書耳。當知麻黃湯。大青龍湯。治中風之重劑。桂枝湯。葛根湯。治中風之輕劑。傷寒可通用之。非主治傷寒之劑也。世皆推桂枝湯。為中風主劑。而不敢以大青龍為中風之劑者。是惑于中風見寒。傷寒見風之謬。不敢以麻黃湯。為中風之劑者。是泥于有汗為中風。無汗為傷寒之謬也。風為陽邪。因四時之氣而變遷。

且一日亦具四時之氣。而運更有郁復淫勝之不同。故有麻黃桂枝葛根青龍等法。當知四時俱有中風傷寒。不得拘春傷于風。冬傷于寒之一說也。太陽經(jīng)多中風方。麻黃附子細辛真武附子茱萸白通四逆通脈等湯是也。中風諸方可移治傷寒。傷寒諸方不可治中風者。寒可溫而風不可以熱治也。風為陽邪。故中風者。在少陰每多陽癥。寒為陰邪。

故傷寒者。雖在太陽每多陰癥。太陽經(jīng)多中風癥。陽從陽也。少陰經(jīng)多傷寒癥。陰從陰也。夫風者善行而數(shù)變。故脈癥皆不可拘。自變者觀之。其癥或自汗鼻鳴?;驘o汗而喘?;虿缓钩龆鵁┰??;蛳吕麌I逆?;蚩视嬎??;蛲鶃砗疅??;蚩谏嘌矢伞;蚨虤飧?jié)M。鼻干嗜臥。或目赤耳聾。胸滿而煩?;蛩闹珶┨?。種種不同。其脈或浮緩。或浮緊。或弦而浮大?;蜿栁㈥帩??;蜿栁㈥幐 R喾N種不同。自不變也觀之。惟浮是中風之主脈。惡風是中風之定癥。蓋風脈變態(tài)不常。而浮為真體。風癥變幻多端。而惡風其真情也。仲景廣設諸方。以曲盡常變耳。夫寒之傷人也有三。早晚霧露。四時風雨。冬春霜雪。此天之寒氣也。幽居曠室。磚地土。大江深澤。邃谷名山。地之寒氣也。好飲寒泉。喜食生冷??崾裙瞎?。誤服冷藥。人之寒氣也。此義最淺。傷寒諸書莫之或及。而以冬寒春溫。時疫之癥掩之。何不求致病之因。而歸時令之變耶。夫寒固為冬氣。三時豈必無寒。第寒有輕重。傷亦有輕重。不拘定于冬。溫固為春氣。而三時亦病溫。且溫隨時而發(fā)者多。因冬月傷寒所致者少。不可謂必然之道也。即冬時病溫。

亦因其人陰虛而發(fā)。豈冬時之暖氣。即有毒以傷人乎。若時行疫氣。正天地溫熱之毒。如涼風一起。疫即自散。豈遇寒而反重耶。疫與寒。為風馬牛不相及。何得以寒冠時行之疫。若為暴寒所折而病。即是三時之傷寒。勿得忘以疫名之矣。謂三四月陽氣尚弱。為寒折而病熱輕。五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折而病熱重。七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折而病熱微。此叔和之莫須有也。夫病寒病熱。當審其人陰陽之盛衰。不得拘天時之寒熱。天氣之寒熱以傷人。必因其人陰陽之多少。元氣之虛實為輕重。不全憑時令之陰陽為轉(zhuǎn)移也。所以仲景立方。全以平脈辨癥為急務。不拘于受病之因。不拘于發(fā)病之時為施治。如夏月盛暑。而傷寒吐利。多有用姜附吳萸而始效。隆冬嚴寒而病溫。多有用石膏硝黃而熱乃解者。謂麻黃桂枝二湯。只宜于冬月之正傷寒。三時不可輕用。其失豈不多乎。夫開口言傷寒。動手反用寒涼克伐之劑。曷不于傷寒二字顧名思義耶。寒傷于表。法當溫散。寒傷于里。法當溫補。仲景治傷寒。只有溫散溫補二法。其清火涼解吐下等法。正為溫暑時疫而設。所以治熱。非以治寒。治熱淫于內(nèi)。非治寒傷于表也。

今傷寒家皆曰。仲景治溫治暑。必另方治法。今遺失而無征。傷寒只有汗吐下三法。將溫補正法。置之不用。反曰治傷寒無補法。于是人傷于天地之寒者輕。復傷于醫(yī)師之法者重。死于寒食之內(nèi)傷者少。死于寒藥之內(nèi)傷者多耳。

溫暑指歸第五

內(nèi)經(jīng)論傷寒。而反發(fā)熱者有三義。有當時即發(fā)者。曰人傷于寒。則為病熱也。有過時發(fā)熱者。曰冬傷于寒。春必病溫也。有隨時易名者。曰凡病傷寒而成濕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后夏至日為病暑也。夫病溫病暑。當時即病者不必論。

凡病傷寒而成者。其病雖由于冬時之傷寒。而根實種于其人之郁火。內(nèi)經(jīng)曰。藏于精者。春不病溫。此明冬傷于寒。春必病溫之源。先夏至日為溫病。后夏至日為暑病。申明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之故。夫人傷于寒。則為病熱其恒耳。此至春夏而病者。以其人腎陽有余。好行淫欲。不避寒冷。雖外傷于寒。而陽氣足以御之。但知身著寒。而不為寒所病。

然表寒雖不內(nèi)侵。而虛陽亦不得外散。仍下陷入陰中。故身不知熱。而亦不發(fā)熱。所云陽病者。上行極而下也。冬時行收藏之令。陽不遽發(fā)。寒愈久。則陽愈匿。陽日盛。則陰日虛。若寒日多。而蓄熱淺。則陰火應春氣而病溫。若寒日多而郁熱深。則陰火應夏氣而病暑。此陰消陽長。從內(nèi)而達于外也。叔和不知此義。謂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闇夭?。至夏變?yōu)槭畈?。夫寒傷于表。得熱則散。何以能藏。設無熱以御之。必深入腑臟。何以只藏于肌膚。且能藏者不能變。何以時換其所藏乎。不知原其人之自傷。而但咎其時之外傷。只知傷寒之因。不究熱傷其本。妄擬寒毒之能變熱。不知內(nèi)陷之陽邪。發(fā)見其本來面目也。又謂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因冬時觸寒所致。而非時行之氣。不知辛苦之人。

動搖筋骨。凡動則為陽。往往觸寒即散?;蛞蝠嚭≌哂兄?。或因勞倦而發(fā)熱者有之。故春夏之時。辛苦之人。因虛而感時行之氣者不少矣。若夫春夏之濕熱。由冬時觸寒所致者。偏在飽暖淫欲之人。不知持滿醉以入房。以竭其精。以耗其真。陽強不能密。精失守而陰虛。故移禍至于春夏也。內(nèi)經(jīng)論溫之脈癥治法甚詳。學人多不得要領。仲景獨挈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提綱。悉溫病之底蘊。合內(nèi)經(jīng)冬不藏精之旨矣。熱論以口燥舌干而渴屬少陰。少陰者封蟄之本。

精之處也。少陰之表。名曰太陽。太陽根起于至陰。名曰陰中之陽。故太陽病。當惡寒。此發(fā)熱而惡寒者。是陽中無陰矣。而即見少陰之渴。太陽之根本悉露矣。于此見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孤陽無時而發(fā)為溫病也。溫病癥治。

散見六經(jīng)。請類推之。如傷寒發(fā)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是傷寒溫病之關也。寒去而熱罷。即傷寒欲解癥。寒去而熱不解。

是溫病發(fā)見矣。如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即是溫勢猖狂。用白虎加人參預保元氣于清火之時。

是凡病傷寒而成溫者之正治法也。因所傷之寒邪隨大汗而解。所成之溫邪隨大汗而發(fā)。焉得無虛。設不加參。則熱邪從白虎而解。安保寒邪不從白虎而來乎。是傷者當補。治病必求其本耳。如服柴胡渴已??收邔訇柮髡咭病R苑ㄖ沃?。夫柴胡湯有參甘姜棗。皆生津之品。服已反渴。是服寒之劑。不足以解溫邪。少陽相火直走陽明也。是當白虎加人參法。若柴胡加人參之法。非其治矣。夫相火寄甲乙之間。故肝膽為發(fā)溫之源。腹胃為市。故陽明為成溫之藪。陽明始雖惡寒。

二日自止。即不惡寒。而反惡熱。此亦病傷寒而成溫之一征也。若夫溫熱不因傷寒而致者。只須扶陰折陽。不必補中益氣矣。且溫邪有淺深。治法有輕重。如陽明病。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瘀熱在里不得越。身體發(fā)黃??视嬎?。小便不利者。茵陳湯主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谠镅矢烧?。大承氣湯急下之。厥陰病下利欲飲水者。白頭翁湯主之。此仲景治溫之大略也。夫溫與暑。偶感天氣而病者輕。因不藏精者。為自傷其病重。若再感方土之異氣。此三氣相合而成溫疫也。溫熱利害。只在一人。溫疫移害。禍延鄰里。今人不分溫熱溫疫。渾名溫病。令人惡聞而諱言之。因于辭之害義矣。吳又可溫疫論。程效倩熱病注。俱有至理可傳。愚不復贅。余義詳見方論。


大陽病解第一

仲景六經(jīng)。各有提綱一條。猶大將立旗鼓。使人知所向。故必擇本經(jīng)至當之脈癥而標之。讀者須用緊記提綱。以審病之所在。然提綱可見者是正面。讀者又要看出底板。再細玩其四旁。參透其隱曲。則良法美意。始得了然。如太陽總綱。提出脈浮頭項強痛惡寒八字。是太陽受病之正面。讀者要知三陽之脈俱浮。三陽俱有頭痛癥。六經(jīng)受寒俱各惡寒。

惟頭項強痛。是太陽所獨也。故見頭連項而強痛。知是太陽受病。蓋太陽為諸陽主氣。頭為諸陽之會。項為太陽之會故也。如脈浮惡寒發(fā)熱。而頭不痛。項不強。便知非太陽病。如但頭痛。不及于項。亦非太陽定局矣。如頭項強痛。反不惡寒。脈反沉。不可為非太陽病。故溫邪內(nèi)發(fā)?;蛲潞髢?nèi)煩?;驖窳麝P節(jié)?;虿£P少陰。法當救里者也。因當浮不浮。當惡不惡。故為之反。所謂看出底板法者以此。

前輩以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七日復傳之說拘之。故至今不識仲景所稱之太陽病。

太陽病。有身痛。身重。腰痛。骨節(jié)疼痛。鼻鳴。干嘔。嘔逆。煩躁。胸滿。背強。咳渴。汗出。惡風。無汗而喘等癥。仲景以其或然或否。不可拘定。故散見諸節(jié)。而不入提綱。又太陽為巨陽。陽病必發(fā)熱。提綱亦不言及者。以初受病者?;蛭窗l(fā)故也。其精細如此。故診者于頭項強痛之時。必須理會此等兼癥。更細審其惡寒惡風之病情。有汗無汗之病機。已發(fā)熱未發(fā)熱之病勢。以探其表癥之虛實。是從旁細看法也。即于此處辨其有汗是桂枝癥。無汗是麻黃癥。

無汗煩燥。是大青龍癥。干嘔發(fā)熱而咳。是小青龍癥。項背強KTKT。是葛根癥。用之恰當。效如桴鼓。前輩以桂枝主風傷衛(wèi)。麻黃主寒傷營。大青龍主傷寒見風。中風見寒。分三綱鼎立之勢拘之。所以埋沒仲景心法。又敗壞仲景之正法。

脈浮。只講得脈體之正面。診者當浮中審其脈勢之強弱。脈息之遲數(shù)。脈象之緊緩滑澀弦芤。故太陽一經(jīng)。有但浮。浮弱。浮緩。浮緊。浮遲。浮數(shù)。等癥。散見于諸條?;蜿柛《幦??;蜿庩柧憔o?;蜿庩柧愀??;虺咧羞t?;虺咧形?。

或寸緩。關浮。尺弱。必細細體認。以消息其里之虛實。此是從中索隱法。若謂脈緊是傷寒。脈緩是中風。脈緊有汗是中風見寒。脈緩無汗是傷寒見風。夫既有傷寒中風之別。更有傷寒中風之渾。使人無下手處矣。豈可為法乎。凡見脈浮遲浮弱者。用桂枝。浮緊浮數(shù)者。用麻黃。不必于風寒之分。但從脈之虛實而施治。是仲景活法。是亦仲景之定法。今傷寒書。皆以膀胱為太陽。故有傳足不傳手之謬。不知仲景書。只宗陰陽之大法。不拘陰陽之經(jīng)絡也。夫陰陽者。散之可千。

推之可萬。以心為陽中之太陽。故更稱巨陽以尊之。又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太陰之前。名曰陽明。廣明亦君主之尊稱。廣明居陽明之上。故六經(jīng)分位。首太陽。次陽明。又腰以上為陽。膀胱位列下焦之極底。其經(jīng)名為足太陽。以手足陰陽論。實陰中之少陽耳。以六腑為陽論。與小腸之太陽。同為受盛之器耳。不得渾膈膜之上。為父之太陽也。仲景以心為太陽。故得外統(tǒng)一身之氣血。內(nèi)行五臟六腑之經(jīng)隧。若膀胱為州都之官。所藏精液。必待上焦之氣化。而后能出。

何能外司營衛(wèi)。而為諸陽主氣哉。岐伯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后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是心腎為一身之大表里也。膀胱與腎為表里。第足經(jīng)相絡之一義耳。是表里亦何常之有。如太陽與少陽并病。刺肺俞。肝俞。豈非肝居膽外。為少陽之表。肺居心外。為太陽之表耶。少陰病。一身手足盡熱。以熱在膀胱。必便血。夫熱在膀胱。而仍稱少陰病。是知膀胱屬腰以下之陰。得為少陰之府。不得為六經(jīng)之太陽。故不稱太陽病。又太陽不解。熱結(jié)膀胱。其人如狂。

以太陽隨經(jīng)。瘀熱在里。熱在下焦。下血乃愈。蓋太陽位最高。故太陽病。以頭項強痛為提綱。此云熱結(jié)在下焦。是太陽陽邪。下陷之變也。其云隨經(jīng)。云在里。是知膀胱屬在下焦。為太陽之根底。而非主表之太陽。為太陽之經(jīng)隧。而非太陽之都會。為太陽主血之里。非為諸陽主氣之太陽也。明矣。

傷寒最多心痛。以心當太陽之位也。心為君主。寒為賊邪。君火不足。寒氣得以為之。所以名為大病。今傷寒家。

乃以太陽為寒水之經(jīng)。是拘于膀胱。焉水府。因有以寒召寒之說。而不審寒邪犯心。水來克火之義矣。夫人傷于寒。熱雖甚不死者。以寒所在。是邪之所留。熱之所在。是心之所主也。如初服桂枝而反煩解。半日而復煩。大青龍之煩躁。

小青龍之水氣。十棗瀉心之心下痞硬。白虎五苓之燥渴心煩。皆心病也。若妄治后。叉手冒心?;秀毙膩y。以下逆滿。

往往關心。是心病為太陽本病也。然心為一身之主。六經(jīng)皆能病及。故陽明有憒憒。怵惕。懊。等癥。少陽有煩悸。

支結(jié)等癥。太陰之暴煩。少陰之心中溫溫欲吐。厥陰之氣上撞心。心中疼熱。皆心病也。何前輩反有傷足不傷手之說。

夫心主營。肺主衛(wèi)。風寒來傷營衛(wèi)。即是手經(jīng)矣。且大腸接胃。俱稱陽明。小腸通膀胱。俱稱太陽。傷則俱傷。何分手足。如大便硬。是大腸病。豈專指胃言。小便不利。亦是小腸病。豈獨指膀胱。且汗為心液。如汗多亡陽。豈獨亡坎中之陽。而不涉膽中之陽耶。因不明仲景之六經(jīng)。故有傳經(jīng)之妄耳。

人皆指太陽經(jīng)絡行于背。而不知背為太陽之所主。競言太陽主營衛(wèi)而不究營衛(wèi)之所自。知太陽主表。而不知太陽實根于里。知膀胱是太陽之里。而不知心肺是為太陽之里。因不明內(nèi)經(jīng)之陰陽。所以不知太陽之地耳。內(nèi)經(jīng)以背為陽。

腹為陰。五臟以心肺為陽。而屬于背。故仲景以胸下。心下。屬三陽。肝脾腎為陰而屬于腹。故仲景以腹中之癥屬三陰。

以陰陽內(nèi)外相輸之義也。營衛(wèi)行于表。而發(fā)源于心肺。故太陽病。則營衛(wèi)病。營衛(wèi)病。則心肺病矣。心病則惡寒。肺病則發(fā)熱。心病則煩。肺病則喘。桂枝療寒。芍藥止煩。麻黃散熱。杏仁除喘。所以和營者。正所以寧心也。所以調(diào)衛(wèi)者。

正所以保肺也。麻桂二方便是調(diào)和內(nèi)外。表里兩解之劑矣。如大青龍。用石膏以治煩躁。小青龍。用五味干姜以除咳嗽。

皆于表劑中。即兼治里。后人妄為仲景方治表而不及里。曷不于藥性一思之。太陽主表。為心君之藩籬。猶京師之有邊關也。風寒初感。先入太陽之界。惟以得汗為急務。自汗而解。猶邊關之有備也。必發(fā)汗而解。是君主之令行也。若發(fā)汗而汗不出。與發(fā)汗而汗仍不解。是君主之令不行也。夫汗為心液。本水之氣。在傷寒。為天時寒水之氣。在人身。為皮膚寒濕之氣。在發(fā)汗。為君主陽和之氣也。君火之陽內(nèi)發(fā)。寒水之邪外散矣。故治太陽傷寒。以發(fā)汗為第一義。若君火不足。則腎液輸于心下者。不能入心為汗。又不能下輸膀胱。所以心下有水氣也。故利水是治傷寒之二義。若君火太盛。有煩躁消渴等癥??植魂苑佟9是寤鹗翘栔粗畏?。若君火衰微。不足以自守。風寒內(nèi)侵于臟腑。必扶陽以御之。故溫補是太陽傷寒之從治法。其他救敝諸法。種種不同。而大法不外乎此。

發(fā)汗利水。是治太陽兩大法門。發(fā)汗分形層之次第。利水定三焦之高下。皆所以化太陽之氣也。發(fā)汗有五法。麻黃湯。汗在皮膚。是發(fā)散外感之寒氣。桂枝湯。汗在經(jīng)絡。是疏通血脈之精氣。葛根湯。汗在肌肉。是升提精液之清氣。

大青龍。汗在胸中。是解散內(nèi)擾之陽氣。小青龍。汗在心下。是驅(qū)逐內(nèi)蓄之水氣。其治水有三法。干嘔而咳。水入即吐。

是水氣在上焦。在上者汗而發(fā)之。小青龍五苓散是也。心下痞硬。硬滿而痛。是水氣在中焦。中滿者瀉之于內(nèi)。用十棗湯。大陷胸湯是也。熱入膀胱。小便不利。是水氣在下焦。在下者引而竭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是也。

太陽之根即是少陰。緊則為寒。本少陰脈。太陽病而脈緊者必無汗。此雖太陽能衛(wèi)外而為固。令汗不出。亦賴少陰能藏精而為守。故不得有汗也。人但知其表實。而不知其里亦實。故可用麻黃湯而無患。若脈陰陽俱緊。而反汗出者。

是陽不固而陰不守。雖稱亡陽。而陰不獨存。此屬少陰者。是指太陽轉(zhuǎn)屬少陰。而非少陰本病。

太陽之虛。不能主外。內(nèi)傷真陰之氣。便露出少陰之底板。少陰陰虛。不能主內(nèi)。外傷太陽之氣。便假借太陽之面目。所以太陽病而脈反沉。用四逆以急救其里。少陰病而反熱。用麻辛以微解其表。此表里雌雄相應之機也。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即見煩躁。是陽氣外發(fā)之機。六七日乃陰陽自和之際。反見煩躁。是陰陽內(nèi)陷之兆。所云陽去入陰者。指陽邪下膈言。非專指陰經(jīng)也。或入太陽之府。而熱結(jié)膀胱?;蛉腙柮髦?。而胃中干燥?;蛉肷訇栔6{下硬滿?;蛉胩幎┫吕??;蛉肷訇幎诳嘣锔伞;蛉胴赎幎闹刑蹮帷=匀腙幹^。后人惑于傳經(jīng)之謬。因不知有陰轉(zhuǎn)屬陽等義也。

陽明病解第二

按陽明提綱。以里癥為主。雖有表癥。仲景意不在表。為有諸中而形諸外之謂也?;蚣娼?jīng)病。仲景意不在經(jīng)。

為表在經(jīng)而根于胃也。太陰陽明同處中州。而太陰為開。陽明為合。故陽明必以病為主。不大便固也。不小便亦合也。不能食。食難用飽。初欲食。反不能食。皆也。自汗盜汗。表開而里也。反無汗。內(nèi)外皆也。種種病?;蛉换蚍?。故提綱獨以胃實為正。胃實不是竟指燥糞堅硬。只對下利言。下利是胃家不實矣。故汗出解后。胃中不和。而下利者。不稱陽明病。如胃中虛而不下利者。便屬陽明。即初硬后溏。水谷不別。雖死而不下利者??倿殛柮鞑∫病Iw陽明太陰同為倉廩之官。而所司各別。胃司納。故以陽明主實。脾司輸。故太陰主利。同一胃腑。而分治如此。是二經(jīng)所由分也。按陽明為傳化之府。當更實更虛。食入胃實而腸虛。食下腸實而胃虛。若但實不虛。則為陽明之病根矣。

胃實不是陽明病。而陽明之為病。悉從胃實上得來。故以胃家實為陽明一經(jīng)總綱也。然致實之由。是宜詳審。有實于未病之先者。有實于得病之后者。有風寒外來。熱不得越而實者。有妄汗吐下。重亡津液而實者。有從本經(jīng)熱盛而實者。

有從他經(jīng)轉(zhuǎn)屬而實者。此只舉其病根在實。而勿得以胃實即為可下之癥。

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是陽明表癥之提綱。故胃中虛冷。亦得稱陽明病者。因其表癥如此也。然此為內(nèi)熱達外之表。非中風傷寒之表。此時表寒已散。故不惡寒。里熱閉結(jié)。故反惡熱。只因有胃家實之病根。即見此身熱自汗出之外癥。不惡寒反惡熱之病情。然此但言病機發(fā)現(xiàn)。非即可下之癥也。必語潮熱煩躁脹痛。諸癥兼見。才可下耳。

太陽總綱。示人以正面。陽明總綱。反示人以底板。其正面與太陽之表同。又當看出陽明之表。與太陽不同矣。如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是陽明之桂枝癥。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是陽明之麻黃癥。本論云。病得之一日。

不發(fā)熱而惡寒者。即此是已。后人見太陽已得此脈癥。便道陽明不應有此脈癥。故有尚在太陽。將入陽明之說。不知仲景書。多有本條不見。而他條中發(fā)見者。若始雖惡寒。與反無汗等句是也。以陽明表癥。本是汗出不惡寒。故加反無字耳。有本經(jīng)未宣。而他經(jīng)發(fā)現(xiàn)者。若太陽之頭項強痛。少陽之脈弦細者是也。然頭痛而項不強。脈大而不弦細。便是陽明之表矣。夫太陽行身之后。陽明行身之前。所受風寒。俱在營衛(wèi)之表。太陽營衛(wèi)有虛實。陽明營衛(wèi)亦有虛實。虛則桂枝。實則麻黃。是仲景治表邪之定局也。仲景之方。因癥而設。非因經(jīng)而設。見此癥。便與此方。是仲景之活法。后人妄以方分經(jīng)絡。非惟陽明不敢用二方。即太陽亦棄之久矣。

陽明之表有二。有外邪初傷之表。有內(nèi)熱達外之表。外邪之表。只在一二日間。其癥微惡寒。汗出多。或無汗而喘者是也。內(nèi)熱之表在一二日后。其癥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是也。表因風寒外來。故仲景亦用麻黃桂枝二湯汗之。

表因內(nèi)熱外發(fā)。故仲景更制梔子豉湯。因其熱而吐之。后人認不出陽明表癥。一二日既不敢用麻黃。二三日來又不知用梔子豉湯。不識仲景治陽明之初法。所以廢棄陽明之吐法。必待熱深實極。以白虎承氣投之。是養(yǎng)虎遺患也。

六經(jīng)傷寒。惟陽明最輕者。以陽明為水谷之海。谷氣足以勝邪氣。陽明為十二經(jīng)脈之長。氣血足以御寒氣。陽明居兩陽合明之地。陽氣足以御陰氣也。陽明受邪。一日惡寒。與太陽同。二日便不惡寒。反惡熱。故內(nèi)經(jīng)曰。二日陽明受之。以陽明之癥。在二日見。非謂陽明之病。在太陽交也。仲景曰。傷寒三日陽明脈大。要知陽明傷寒。祗在一日二日即寒去而熱生。三日見陽明之脈大。則全無寒氣。便是陽明之病熱。而非復前日之傷寒。始雖由于傷寒。今不再稱傷寒。

以傷寒之劑治之矣。

陽明之惡寒。二日自止。固與他經(jīng)不同。其惡寒微。又不若太陽之甚。陽明在肌肉中蒸蒸發(fā)熱。但熱無寒。與太陽翕翕發(fā)熱。寒束于皮毛之上者不同。陽明自汗。亦異于太陽中風之自汗。太陽雖自汗。而出之不利。有執(zhí)持之意。故其狀曰。。陽明自汗。多有波瀾搖動之狀。故名之曰。太陽之脈浮而緊者。必潮熱。太陽之脈但浮者。必無汗。

陽明脈但浮者。必盜汗出。二經(jīng)表癥。表脈。不同如此。

今傷寒書。以頭痛分三陽。陽明之痛在額。理固然也。然陽明主里。頭痛非其本癥。內(nèi)經(jīng)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

以其脈連風府。故頭項痛也。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二日陽明受之。其脈夾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

是內(nèi)經(jīng)以頭痛屬太陽。不屬陽明矣。仲景有陽明頭痛癥二條。一日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此頭痛在二三日。而不在得病之一日。且因于嘔咳。而不因于外邪也。一日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不熱者。與承氣湯。此頭痛反在太陽衰時。而因于不大便。即內(nèi)經(jīng)所云。脹而頭痛。

非因于風寒也。其中風傷寒諸條。俱不及頭痛癥。則陽明頭痛。又與太陽迥別矣。本論云。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

腹?jié)M而喘。發(fā)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此處當直接梔子豉湯主之句。若發(fā)汗三段。因不用此方。而妄治所致。仍當梔子豉湯主之。仲景但于結(jié)句一見。是省文法也。后人竟認梔豉湯。為汗下后救逆之劑。請問未汗下前。仲景何法以治之乎。要知咽燥??诳?。腹?jié)M而喘。是陽明里熱。發(fā)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是陽明表熱。因陽明之熱。自內(nèi)達表。

則里癥為重。故此條敘癥。以里癥列表癥之前。任梔子以清里熱。而表熱亦解。用香豉以瀉腹?jié)M。而身重亦除。后人不能于仲景書中。尋出陽明之表。而遠引內(nèi)經(jīng)熱府論之目痛鼻干。不得臥以當之。不得仲景陽明治表之法。妄引痘科中葛根升麻以主之。不知內(nèi)經(jīng)因論熱病。而只發(fā)陽明經(jīng)病之一端。仲景立陽明一經(jīng)。是該內(nèi)外癥治之全法。又不知目痛鼻干。

是陽盛陰虛。法當滋陰清火。而反發(fā)陽明之汗。若上而鼻衄。下而便難。是引賊破家矣。要知是風寒之表。則用麻黃而治。如是內(nèi)熱之表。即荊防薄荷皆足以亡津液。而成胃實。在用者如何耳。治陽明內(nèi)熱之表有三法。如熱在上焦者。用梔子豉湯吐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家不實矣。熱在中焦者。用白虎湯清之。胃火得清。胃家不實矣。熱陷下焦者。

用豬苓湯利之?;饛南滦埂N讣也粚嵰?。要知陽明之治表熱。即是預治其里。三方皆是潤劑。所以存津液。而不令胃家實也。后人因循升麻葛根之謬竟不察仲景治陽明表癥之法。

太陽以心胸為里。故用辛甘發(fā)散之劑。助心胸之陽。而開玄府之表。不得用苦寒之劑。以傷上焦之陽也。所以宜汗而不宜吐。陽明以心胸為表。當用酸苦涌泄之劑。引胃脘之陽。而開胸中之表。不得用溫散之劑。以傷中宮之津液也。

故法當吐。而不當汗。陽明當吐。而反行汗下溫針等法。以致心中憒憒。怵惕。懊。煩躁。語。舌苔。等癥。然仍不離陽明之表。太陽當汗而反吐。便見自汗出而不惡寒。饑不能食。朝食暮吐。不欲近衣。欲食冷食等癥。此為太陽轉(zhuǎn)屬陽明之表。皆是梔子豉湯癥。蓋陽明以胃實為里。不特發(fā)熱惡寒汗出身重目疼鼻干謂之表。一切虛煩。虛熱。如口苦。

咽干。舌苔。喘滿。不得臥。消渴。而小便不利。凡在胃之外者。悉屬陽明之表。但除胃口之熱。便解胃家之實。此梔子豉湯。為陽明解表和里之圣劑也。

按傷寒脈浮。自汗出。淅淅惡寒。是陽明表癥。心煩小便數(shù)。腳攣急。是陽明里之表癥。斯時用梔子豉湯吐之。則胃陽得升。惡寒自罷。心煩得止。汗不自出矣。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小便自利。其腳自伸矣。反用桂枝發(fā)汗。所以亡陽。其咽中干。煩躁。吐逆。是梔子生姜豉湯癥。以亡陽而厥。急當回陽。故改用甘草干姜湯。服之后。仍作芍藥甘草以和陰。少與調(diào)胃承氣以和里。皆因先時失用梔豉。如此挽回費力耳。

按仲景云。病如桂枝癥。則便不得鑒定為太陽中風。凡惡風。惡寒。發(fā)熱。而汗自出者。無論太陽陽明中風傷寒皆是桂枝癥矣。太陽病頭項強痛。而此云頭不痛。項不強。便非太陽癥。內(nèi)經(jīng)曰。邪中于膚。則入陽明。此云。胸中疼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是陽明受病無疑也。雖外癥象桂枝。而病在胸中。不在營衛(wèi)。便不是桂枝癥。故立瓜蒂散。

所謂在上者。因而越之也。此與前條本陽明病。仲景不冠以陽明者。以不關于胃實。而未見不惡寒之病情耳。

上越中清下奪。是治陽明三大法。發(fā)汗利小便。是陽明經(jīng)兩大禁。然風寒初入陽明之表。即用麻黃桂枝發(fā)汗者。是急于除熱而存津液。與急下之法同。若脈浮。煩渴。小便不利。用豬苓湯利小便者。亦以清火而存津液。而又曰。汗多者不可與豬苓湯。要知發(fā)汗利小便。是治陽明權(quán)巧法門。非正治法。

陽明之病在熱實。宜無溫補法矣。而食谷欲嘔者。是胃口虛寒。故不主內(nèi)熱也。然胃口雖虛。胃中猶實。仍不失為陽明病。與吳茱萸湯。散胃口之寒。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則溫補又陽明之從治法。若胃口虛熱者。用白虎加人參。是陽明又有涼補法也。此二義。又是治陽明權(quán)巧法門。

本論云。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不嘔。此為三陰不受矣。蓋陽明為三陰之表。故三陰皆看陽明之轉(zhuǎn)施。三陰之不受邪。藉胃為之蔽其外也。胃氣和。則能食不嘔。故邪自解。而三陰不病。胃陽虛邪始。得入三陰。故太陽受邪。腹?jié)M而吐。食不下。少陰受邪。欲吐不吐。厥陰受邪。饑不欲食。食即吐蛔。若胃陽亡。則水漿不入而死。要知三陰受邪。關系不在少陽太陽。而全關系陽明。

陽明以太陰為里。是指牝臟言。太陰亦以陽明為里。是指轉(zhuǎn)屬言也。腎者胃之關。木者土之賊。故三陰亦得以陽明為里。三陰為三陽之里。而三陰反得轉(zhuǎn)屬陽明為里。故三陰皆得從陽明而下。則陽明又是三陰實邪之出路也。既為三陰之表以御邪。又為三陰之里以逐邪。陽明之關系三陰重矣。

少陽病解第三

少陽處半表半里。司三焦相火之游行。仲景特揭口苦咽干目眩為提綱。是取病機立法矣。夫口咽目三者。臟腑精氣之總竅。與天地之氣相通者也。不可謂之表。又不可謂之里。是表之入里。里之出表處。正所謂半表半里也。三者能開能合開之可見。合之不見。恰合為樞之象。苦干眩者。皆相火上走空竅而為病。風寒雜癥咸有之。所以為少陽一經(jīng)總綱也。如目赤。兩耳無聞。胸滿而煩。只舉中風一癥之半表里。內(nèi)經(jīng)之胸脅痛而耳聾。只舉得熱病一癥之半表里。故提綱不與也。

少陽之表有二。脈弦細。頭痛。發(fā)熱?;驀I而發(fā)熱者。少陽傷寒也。耳聾。目赤胸滿而煩者。少陽中風也。此少陽風寒之表。而非少陽之半表。陽明風寒之表。亦有麻黃桂枝癥。少陽風寒之表。既不得用麻黃桂枝之汗。亦不得用瓜蒂梔豉之吐法。發(fā)汗則語。吐下則悸而驚。是少陽之和解。不特在半表而始宜也。少陽初感風寒。惡寒發(fā)熱與太陽同。不得為半表。惟寒熱不齊。各相回避。一往一來。勢各兩分。始得謂之半表耳。往來寒熱。有三義。少陽自受寒邪。

陽氣尚少。不能發(fā)熱。至五六日。郁熱內(nèi)發(fā)。始得與寒氣相爭。而往來寒熱一也?;蛱杺?。過五六日。陽氣已衰。

余邪未盡。轉(zhuǎn)屬少陽。而往來寒熱二也。若風為陽邪。少陽為風藏。一中于風。但往來寒熱。不必五六日而始見三也。

太陽之身寒。在未發(fā)熱時。如已發(fā)熱。雖惡寒而身不再寒。陽明之身寒。惡寒在初得之一日。至二日則惡寒自罷。便發(fā)熱而反惡熱。惟少陽之寒熱。有往而復來之異。寒來時便身寒。惡寒而不惡熱。熱來時便身熱。惡熱而不惡寒。與太陽之如瘧。發(fā)熱惡寒。而不惡熱。陽明之如瘧。潮熱惡熱。而不惡寒者不侔也。蓋太陽為嫩陽。如日初出。寒留于半表者不遽散。熱出于半里者未即舒。故見此象耳。然寒為欲去之寒。而熱為新熾之熱。寒固為虛寒。而熱亦非實熱。故小柴胡湯治熱。而不治寒。預補其虛而不攻其實也。小柴胡為半表設。而其癥皆屬于里。蓋表癥既去其半。則病機偏于向里矣。惟往來寒熱一癥。尚為表邪未去。故獨以柴胡一味主之。其他悉屬用里藥。凡里癥屬陽者。多實熱。屬陰者多虛寒。而少陽為半里。偏于陽。偏于熱。雖有虛有熱。不盡屬于虛也。仲景又深以里虛為慮。故于半表未解時。便用人參以固里。寒熱往來。病情見于外??嘞膊挥?。病情得于內(nèi)。看苦喜不欲等字。非真嘔真滿。不能飲食也。

看往來二字。即見有不寒熱時。寒熱往來。胸脅苦滿。是無形之表。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是無形之里。其或胸中煩而不嘔?;蚩?。或胸中痛?;蛎{下痞硬?;蛐南录隆P”悴焕?。或咳者。此七癥皆偏于里。惟微熱微寒為在表。

皆屬無形。惟脅下痞硬為有形。皆風寒通癥。惟脅下痞硬。為少陽總。是氣分為病。非有實熱可據(jù)。故皆從半表半里之治法。

少陽為游部。其氣游行三焦。循兩脅。輸腠理。是先天真元之氣。所以謂之正氣。正氣虛。不足以固腠理。邪因腠理之開。得入少陽之部。少陽主膽。為中正之官。正氣雖虛。不容邪氣內(nèi)犯。必與之相搏。搏而不勝。所以邪結(jié)脅下也。往來寒熱。即正邪相爭之象。更實更虛。所以休作有時。邪實正虛。所以默默不欲飲食。仲景于表癥不用人參。

此因正邪分爭。正不勝邪。故用之扶元氣。強主以逐寇也。若外有微熱。而不往來寒熱。是風寒之表未解。不可謂之半表。當小發(fā)汗。故去人參加桂。心煩與咳。雖逆氣有余。而正氣未虛。不可益氣。故去人參。如太陽汗后。身痛而脈沉遲。與下后協(xié)熱利。而心下硬。是太陽之半表半里癥也。表雖不解。里氣已虛。故參桂兼用。是知仲景用參。皆是預保元氣耳。更有脈癥不合柴胡者。仍是柴胡癥。本論云。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诓挥?。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jié)。半在里。半在表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可與小柴胡湯。此條是少陽陽明并病。而脈癥俱是少陰。五六日又少陰發(fā)病之期。若謂陰不得有汗。則少陰亡陽。

亦有反汗出者。然亡陽與陰結(jié)。其別在大便。亡陽。則咽痛吐利。除陰結(jié)則不能食。而大便又反硬也。亡陽。與陰陽結(jié)。

其別在汗。亡陽者。衛(wèi)氣不固。汗出必遍身陽結(jié)者。熱邪閉郁。汗在頭也。陽結(jié)陽微結(jié)之別。在食。陽明陽盛。故能食。而大便硬。此為純陽結(jié)。少陽陽微。故不能食而大便硬。此為陽微結(jié)。故欲與柴胡湯。必究其病在半表。然微惡寒。亦可屬少陰。但頭汗出。始可屬少陽。故反復講明頭汗之義。可與小柴胡而勿疑也。所以然者。少陽為樞。少陰亦為樞。故見癥多相似。必于陰陽表里辨之真。而審之確。始可一劑而瘳。此少陰少陽之疑似癥。又柴胡癥之變局也。

少陽居人身之半。脅居一身之半。故脅為少陽之樞。而小柴胡為樞機之劑也。岐伯曰。中于脅。則入少陽。此指少陽自病。然太陽之邪。欲轉(zhuǎn)屬少陽。少陽之邪。欲歸并陽明。皆從脅轉(zhuǎn)。如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者。

是太陽并病。將轉(zhuǎn)屬少陽之機也。以小柴胡與之。所以斷太陽之來路。如陽明病發(fā)。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是少陽陽明并病。此轉(zhuǎn)屬陽明之路也。以小柴胡與之。所以開陽明之出路。若據(jù)次第傳經(jīng)之說。必陽明始傳少陽。

則當大便硬而不當溏。當曰胸脅始滿。不當曰滿不去矣。又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此雖已屬陽明。而少陽之癥未罷也。蓋少陽之氣。游行三焦。因脅下之阻隔。令上焦之治節(jié)不行。水精不能四布。故舌上有白苔。

而嘔。與小柴胡。轉(zhuǎn)少陽之樞。則上焦氣化始通。津液得下。胃家不實。而大便自輸矣。身然而自汗解者。是上焦津液所化。故能開發(fā)腠理。蒸膚澤毛。若霧露之溉。與胃中邪熱薰蒸。而自汗不解者。不同。

東垣云。少陽有不可汗吐下利小便四禁。然柴胡癥中口不渴。身有微汗者。仍加桂枝以取汗。下后胸脅滿。微結(jié)。

小便不利??识粐I。頭汗出。往來寒熱者。用柴胡桂枝甘姜湯汗之。下后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語。身重者。柴胡龍骨牡蠣湯中。同大黃茯苓以利小便。柴胡癥具。反下之。心下滿而硬痛者。大陷胸湯下之。醫(yī)以丸藥下之。而不得利。已而微利。胸脅滿而嘔。日晡潮熱者。小柴胡加芒硝下之。是仲景于小陽經(jīng)中。以備汗下利小便法也。若吐法。本為陽明初病。胸中實。不得食。不得吐。而設。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下兀兀欲吐。復不能吐。亦是胸中實。當吐之。若水飲蓄于胸中。雖是有形而不可為實。故不可吐。何則。少陽之喜嘔。嘔而發(fā)熱。便見中氣之虛。但熱而不實。

故用人參以調(diào)中氣。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故少陽之嘔。與語不并見。所以嘔者是少陽本癥。語是少陽壞癥。然本渴而飲水嘔。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又非柴胡癥。是嘔中又當深辨也。按嘔渴雖六經(jīng)俱有之癥。而少陽陽明之病機。在嘔渴中分??蕜t轉(zhuǎn)屬陽明。嘔則仍在少陽。如傷寒嘔多。雖有陽明癥。不可攻之。因三焦之不通。

病未離少陽也。服柴胡湯已??收?。屬陽明也。此兩火之并合。病已過少陽也。夫少陽始病。便見口苦。咽干。目眩。

先已津液告竭矣。故太陽之病。最易轉(zhuǎn)屬于陽明。所以發(fā)汗即胃實而語。故小柴胡中。已具或渴之癥。方中用參苓甘棗皆生津之品。以預防其渴。服之反渴。是相火熾盛。津液不足以和胃。即轉(zhuǎn)屬陽明之機也。

少陽妄下后。有二變。實則心下滿而硬痛。為結(jié)胸。用大陷胸湯下之。虛則但滿而不痛為痞。用半夏瀉心湯和之。

此二癥皆從嘔變。因不用柴胡。令上下不通。津液不下耳。

本論云。傷寒中風。有柴胡癥。但見一癥即是。不必悉具者。言往來寒熱。是柴胡主癥。此外兼見胸脅滿硬。心煩喜嘔。及或為諸癥中凡有一者。即是半表半里。故曰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主之。因柴胡為樞機之劑。風寒不全在表。未全入里者。皆可用。故癥不必悉具。而方有加減法也。然柴胡有疑似癥。不可不審。如脅下滿痛。不渴而飲水嘔者。柴胡不中與也。又但欲嘔。腹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癥。如此詳明。所云但見一癥便是者。又當為細辨矣。

太陰病解第四

按熱病論云。太陰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jié)M嗌干。此熱傷太陰之標。自陽部注經(jīng)之癥。非太陰本病也。仲景立本病為提綱。因太陰主內(nèi)。故不及中風四肢煩疼之表。又為陰中至陰。故不及熱病嗌干之癥。太陰為開。又陰道虛。太陰主脾。所生病。脾主濕。又主輸。故提綱主腹?jié)M時痛。而吐利。皆是里虛不固。濕勝外溢之癥也。脾虛則外亦虛。食不下者。胃不主納也。要知胃家不實。即轉(zhuǎn)太陰耳。世舉陽明傳少陽之謬。反昧傳太陰之義。熱病腹?jié)M。是熱郁太陰之經(jīng)。有嗌干可證。癥在表也。寒溫腹?jié)M。是寒生至陰之藏。有自利可證。病在本也。脾經(jīng)有熱。則陰精不上輸于肺。故嗌干。臟有寒。則脾不能為胃行其精液。故下利。夫陽明之當下因本病。而太陰之下癥。反在標病??梢婈庩柈愇恢?。

又以見陰從陽轉(zhuǎn)之義也。

參中陰溜府之義。知熱邪不遽入至陰。雖熱在太陰之經(jīng)。而實仍在陽明之胃??芍掳Y只在陽明。太陰本無下法。

腹?jié)M亦兩經(jīng)之癥。不大便而腹?jié)M?;蚶@臍痛者。為實熱。屬陽明。下利而腹?jié)M時痛。為虛寒。屬太陰。寒濕是太陰本癥。濕熱又傷寒所致之變癥也。其機關在小便不利。則濕熱外見而身黃。小便自利。非暴煩下利而自愈。即大便硬而不使。所以然者。脾膚相連。此脾家實。則腐穢自去。而成太陰之開。若胃家實。則地道不通。而轉(zhuǎn)陽明之合矣。叔和但知有陽明。不知有太陰陽明癥。

序例謂太陰受病。脈當沉細。不知沉細。是太陰本病之脈。不是熱癥嗌干之脈。蓋脈從病見。如太陰中風則脈浮。

不從臟之陰。而從風之陽也。然浮為麻黃湯脈。而用桂枝者。以太陰是里之表癥。桂枝湯。是里之表藥。因脾主肌肉。

是宜解肌耳。太陰傷寒脈浮而緩者。亦非太陰本病。蓋浮為陽脈。緩為胃脈。太陰傷寒。脈不沉細。而反浮緩。是陰中有陽脈。有胃氣。所以手足自溫。而顯脾家之實?;虬l(fā)黃便硬。而轉(zhuǎn)屬陽明。此脈癥在太陰陽明之間。故曰系在。若太陰自受寒邪。不應如是矣。

太陰脈浮為在表。當見四肢煩疼等癥。沉為在里。當兼腹痛吐利等癥。表有風熱可發(fā)汗。宜桂枝湯。里有寒邪當溫之。宜四逆輩。太陽而脈沉者。因于寒。寒為陰邪。沉為陰脈也。太陰而脈浮者。因于風。風為陽邪。浮為陽脈也。當知脈從病變。不拘于經(jīng)。故陽經(jīng)有陰脈。陰經(jīng)有陽脈。世為脈在三陰則俱沉。陰經(jīng)不當發(fā)汗者。未審此耳。

太陰中風。陽微陰澀。不長者為欲愈。要知澀與長。不是并見。澀本病脈。澀而轉(zhuǎn)長。病始愈耳。風脈本浮。今浮已微。知風邪當去。澀則少氣少血。故中風。今長則氣結(jié)。故愈。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太陰傷寒。手足自溫。此指表熱言也。熱在四肢。則身體不熱可知。蓋太陰主內(nèi)。表當無熱。

惟四肢為諸陽之本。脾為胃行津液以灌四旁。故得主四肢。則四肢之溫熱。仍是陽明之陽也。且曰自溫。便見有時不溫。

有時四肢厥逆矣。

內(nèi)經(jīng)云。人有四肢熱。逢風而如炙如火者。是陰氣虛而陽氣盛。風者陽也。四肢亦陽也。兩陽相搏。是人當肉爍。

此即太陰中風癥。要知太陰中風。與三陽不同。太陰之病。名曰關。故陽邪不得深入。惟病在四關。久而不愈。脾液不足以充肌肉。故肉爍。世人最多此癥。其有手足心熱者。亦中風之輕者耳。然太陰中風。因陰虛而陽湊之。外風為內(nèi)熱所致。但當滋陰以和陽。不得驅(qū)風而增熱也。

手足自溫句。暗對身不發(fā)熱言。非言太陰傷寒。必當手足溫也。夫病在三陽。尚有手足冷者。何況太陰。陶氏分太陰手足溫。少陰手足寒。厥陰手足冷。是大背太陰手足煩疼。少陰一身盡熱之義矣。凡傷于寒則為病熱。寒為陰。太陰為至陰。兩陰相合。無熱可發(fā)。惟四末為陰陽之會。故尚溫耳。惟手足自溫。中宮不遽受邪。故或發(fā)身黃?;虮┫吕灾埂<词肿阕詼靥?。因以見脾家之實也。

發(fā)黃。自陽明病。太陰身當發(fā)黃。非言太陰本有發(fā)黃癥也。以手足溫處。是陽明之陽盛。寒邪不得傷太陰之臟。臟無寒而身有濕。故當發(fā)黃。若濕從溺泄。暴煩下利。仍是脾主轉(zhuǎn)輸。故不失為太陰病。若煩而不利。即胃家之熱實。非太陰之濕熱矣。此太陰傷寒。全藉陽明之陽為之根。故有轉(zhuǎn)屬之癥也。人知傷寒以陽為主。不知太陰傷寒以陽明為主。

東垣以有聲無聲分嘔吐非也。嘔吐皆有聲有物。惟干嘔是有聲無物。嘔以水勝。屬上焦也。吐以物勝。屬中焦也。

六經(jīng)皆有嘔屬少陽。以喜嘔。故吐屬太陰。而不屬陽明。亦主輸主內(nèi)之分。

太陽以陰為根。而太陰以陽為本。太陽不敢妄汗。尤恐亡少陰之津也。太陰不敢輕下??謧柮髦畾庖病L幈緹o下癥。因太陽妄下。而陽邪下陷于太陰。因而有桂枝湯。加芍藥等法。太陰脈弱。知胃氣已動。盒飯少加矣。此因里急后重者不可不用。又不可多用。故如此叮嚀耳。

少陰病解第五

少陰一經(jīng)。兼水火二氣。寒熱雜居。故為病不可捉摹。其寒也癥類太陰。其熱也癥似太陽。故仲景以微細之病脈。

欲寐之病情為提綱。立法于象外。使人求法于病中。凡癥之寒熱之真假。仿此義以推之。其陰陽虛實見矣。五經(jīng)提綱。

皆是邪氣盛則實。惟少陰提綱。是指正氣奪則虛者。以少陰為人身之本也。然邪氣之盛。亦因正氣之虛。故五經(jīng)皆有可溫可補癥。正氣之奪。亦因邪氣之盛。故少陰亦有汗吐下癥。要知邪氣盛。而正氣已虛者。固本即以逐邪。正不甚虛。

而邪氣實者。逐邪正所以護正。此大法也。

少陽為陽樞。少陰為陰樞。弦為木象。弦而細者。是陽之少也。微為水象。微而細者。是陰之少也。此脈氣之相似。

衛(wèi)氣行陽則寤。行陰則寐。其行陽二十五度。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臟腑。少陰病。則樞機不利。故欲寐也。與少陽喜嘔者同。嘔者主出。陽主外也。寐者主入。陰主內(nèi)也。喜嘔是不得嘔。欲寐是不得寐。皆在病患意中。得樞機之象如此。

少陰脈微。不可發(fā)汗。亡陽故也。脈細沉數(shù)。病為在里。不可發(fā)汗。然可汗之機。亦見于此。夫微為無陽。數(shù)則有復陽矣。須審其病為在里而禁汗。不得拘沉為在里而不發(fā)汗也。發(fā)汗脈沉者。是病為在表。以無里癥。故可發(fā)汗。若脈浮而遲。表熱里寒。下利清谷。是遲而無陽。病為在里。又不得以浮為在表。而發(fā)汗矣。要知陰中有陽。沉亦可汗。陽中有陰。浮亦當溫。若八九日。一身手足本熱。是自里達表。陽盛陰虛。法當滋陰。又與二三日無里癥者不侔。

太陰是陽明之里。陽明不惡寒。故太陰雖吐利腹痛。而無惡寒癥。少陰是太陽之里。太陽惡寒。故少陰吐利必惡寒。

陰從陽也。太陰手足溫者必暴煩下利而自愈。是太陰藉胃脘之陽。少陰吐利。亦必手足溫者可治。手足厥者不治。是下焦之虛寒。既侵迫于中宮。而胃脘之陽。仍得敷于四末。始知先天之元陽。仍賴后天之胃氣培植也。

太陽是少陰之標。太陰是少陰之本。少陰陰虛。則移熱于膀胱。故一身手足盡熱而便血。從標也。少陰陽虛。則移寒于脾而吐利。從本也。

少陰傳陽。癥有二。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是傳陽明。臟氣實則還之腑也。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是傳太陽。陰出之陽。下利極而上也。

熱在膀胱而便血。亦臟病傳腑。此陰乘陽也。然氣病而傷血。又陽乘陰也。亦見少陰中樞之象。此是自陰轉(zhuǎn)陽。與太陽熱結(jié)膀胱。血自下者。見癥同而病因異。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雖煩利必自愈。此亦是脾家實。露出太陽底板。故得與太陰。七八日暴煩下利自止同。蓋少陰來復之。陽微。則轉(zhuǎn)屬太陰而穢腐自去。盛則轉(zhuǎn)屬陽明而糟粕不傳。郁則內(nèi)實而入陽明大府廣腸之區(qū)。橫則外達而遍太陽內(nèi)外盛血之部。要知緊脈轉(zhuǎn)微。是復少陰本脈。故轉(zhuǎn)太陰而自解。脈沉細數(shù)。是兼陽脈。故入陽經(jīng)而為患。然熱雖甚不死。亦陰自陽則解之變局也。

六經(jīng)皆有煩躁。而少陰更甚者。以其陰之虛也。蓋陽盛則煩。陰極則躁。煩屬氣。躁屬形。煩發(fā)于內(nèi)。躁見于外。是形從氣動也。先躁而后煩。是氣為形役也。不躁而時自煩。是陽和漸回。故可治。不煩而躁。是五臟之陽已竭。惟魄獨居。

故死。故少陰以煩為生機。躁為死兆。

傷寒以陽為主。不特陰癥見陽脈者生。亦陰病見陽癥者可治也。凡蜷臥四逆。吐利交作。純陰無陽之癥。全賴一陽來復。故反煩者可治。手足反溫者。反發(fā)熱者不死。

太陽少陰。皆有身痛骨節(jié)痛之表。水氣為患之里。太陽則脈浮緊而身發(fā)熱。用麻黃湯發(fā)汗。是振營衛(wèi)之陽以和陰也。

少陰之脈沉而手足寒。用附子湯溫補。是扶坎中之陽以配陰也。太陽之水屬上焦。小青龍汗而發(fā)之。陽水當從外散也。

少陰之水屬下焦。真武湯溫而利之。陰水當從下泄也。陰陽俱緊。與太陽傷寒相似。夫緊脈為寒。當屬少陰。然病發(fā)于陰不當有汗。反汗出者。陰極似陽。陽虛不能藏精所致也。亡陽之前。已先亡陰矣。陽無所根據(jù)。故咽痛嘔吐。見陽虛之不歸。陰不能藏。故下利不止。見真陰之欲脫也。則附子湯。用三白以滋陰。參附以回陽。為少陰反本還元之劑。

腎主五液。入以為汗。少陰受病。液不上升。所以陰不得有汗。仲景治少陰之表。于麻黃細辛中加附子。是升陽液而為汗也。若真陰為邪熱所逼。則水隨火越。故反汗出。仲景治少陰之里。附子湯中任人參。是補腎液而止汗也。脈陰陽俱緊??谥袣獬鰲l。是少陰經(jīng)文。王氏集之脈法中。故諸家議論不一。夫少陰脈絡。肺主鼻。故鼻中涕出。少陰脈絡舌本。故舌上苔滑。少陰大絡。注諸絡以溫足脛。故足冷。此癥不名亡陽者。因不汗出。內(nèi)不吐利也??谥袣獬觥4娇谠锔?。鼻中涕出。此為內(nèi)熱。陰陽脈緊。舌上苔滑。蜷臥足冷。又是內(nèi)寒。此少陰為樞。故見寒熱相持之癥。而口舌唇鼻之半表半里。恰與少陽之口苦。咽干。目眩。相應也。勿妄治者??株庩栂喑?。茍清火溫補等法。用之不當。寧靜以待之。至七日來復。微發(fā)熱。手足溫。是陰得陽之解也。故八日以上。反大發(fā)熱。再加吐利。即是亡陽。若其人反加微寒。寒甚于表。上焦應之。必欲嘔矣。若加腹痛。是寒甚于里。中焦受之。必欲利矣。當此陰盛。急當扶陽。庶不為假熱所惑而妄治。

但欲寐。即是不得眠。然但欲寐是病情。乃問而知之。不得眠是病形。可望而知之。欲寐是陰虛。不眠是煩躁。故治法不同。

三陽惟少陽無承氣癥。三陰惟少陰有承氣癥。少陽為陽樞。陽稍虛。便入于陰。故不得妄下以虛其元陽。少陰為陰樞。陽有余。便傷其陰。故當急下以存其真陰。且少陽屬木。惟畏其克土。故無下癥。少陰主水。更畏有土制。故當急下。蓋真陰不可虛。強陽不可從也。

少陰病。用大承氣急下者。有三病癥。得病三二日。熱淫于內(nèi)。腎水不支。因轉(zhuǎn)屬陽明。胃火上炎。故口燥咽干也。

急下之。谷氣下流。津液得生矣。得病六七日。當解不解。津液枯涸。因轉(zhuǎn)屬陽明。故腹脹不大便。所謂已入于腑者。

下之則脹已。宜于急下者。六七日來陰虛已極。恐土實于中。心腎不交耳。若自利純清水。心下痛??谠锷喔烧?。是土燥火炎。脾氣不濡。胃氣反濃。水去而谷不去。故宜于急下。

少陰為性命之樞。少陰病。是死生關。故六經(jīng)中。獨于少陰歷言死癥。然少陰中風始得時。尚有發(fā)熱脈沉可證。若初受傷寒。其機甚微。脈細微。但欲寐??谥泻?。背惡寒。人已皆不覺其為病也。若身體疼。手足寒。骨節(jié)痛。脈浮者。

此表中陽虛癥。心中煩。不得臥。此里之陰虛癥也。若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與口中氣出。唇口燥干。鼻中涕出。蜷臥足冷。舌上苔滑者。此少陰半表半里。陰陽駁雜之癥也。

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而咽痛吐利者。此陰極似陽。腎陽不歸。為亡陽癥也。若至八九日。一身盡熱者。是寒極生熱。腎陽郁極。而勝復太過也。其腹痛下利。小便不利者。有水火之分。若四肢沉重疼痛。為有水氣。是陽虛而不勝陰也。若便膿血。與泄利下重者。此為火。此陽邪陷入陰中也。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

其人面赤者。是下虛而極陽也。吐利兼作。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是陰極而發(fā)躁也。岐伯曰。陰病治陽。陽病治陰。

定其中外。各守其鄉(xiāng)。此即仲景治少陰之大法也。

同是惡寒蜷臥。利止手足溫者可治。利不止。手足逆冷者不治。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不煩而躁。四逆而脈不至者死。同是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fā)熱者不死。煩躁四逆者死。同是嘔吐。汗出大便數(shù)少者可治。自利煩躁不得臥者死。

蓋陰陽互為其根。陰中無陽則死。獨陰不生故也。

濕異同第六

(風寒濕暑燥熱)六氣為病。皆能發(fā)熱。然寒與熱相因。暑與熱相繼。獨燥與濕相反。風寒溫暑皆因天氣。而濕病多得之地氣。燥病多得之內(nèi)因。此病因之殊同也。內(nèi)經(jīng)病機十九條。其分屬六氣者?;鹁悠淙恕oL寒濕者居其一。燥癥獨無。若諸項強。皆屬于濕。愚嘗疑其屬燥。今本論有濕之分。又曰太陽病。發(fā)汗太多因致。則之屬燥可知也。夫以狀名。因血虛而筋急耳。六氣為患。皆足以致。然不熱則不燥。不燥則不成矣。六經(jīng)皆有病。須審部位以別之。身以后屬太陽。

則凡頭項強急。頭背KTKT。脊強反張。腰似折。髀不可以曲。HT如結(jié)。皆其癥也。身之前者屬陽明。頭項搖動。

口禁齒。缺盆紐痛。腳攣急。皆其癥也。身之側(cè)屬少陽。口眼斜。手足牽引。兩脅拘急。半身不遂。皆其癥也。若腹內(nèi)拘急。因吐利而四肢拘急。是太陰。惡寒蜷臥。尻以代踵。脊以代頭。俯而不能仰者。是少陰。睪丸上升。宗筋下注。

小腹里急。陰中拘牽。膝脛拘急者。厥陰也。若之挾風寒者。其癥發(fā)熱無汗而惡寒。氣上撞胸。而小便少。其脈必堅緊。其狀必強直而口噤。此得天之氣。內(nèi)經(jīng)所云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者是。其勢勇猛。故曰剛。病自外來。當逐邪而解外。有夾本邪而為外患者。其邪從內(nèi)出。故發(fā)熱汗出而不惡寒。其脈沉遲。其狀則項背強。KTKT。此得之地氣。

內(nèi)經(jīng)所云。諸項強。皆屬于濕者是也。其勢弱。故名柔。病因于內(nèi)也當滋陰以和內(nèi)。治濕君栝蔞根者。非以治風。

實以生津。非以治濕。實以潤燥耳。夫之始也。本非正病。必夾雜于他病之中。人之病此者。世醫(yī)悉指為風。所以不明其理。善醫(yī)者。必于他癥中審察而預防之。如頭項強痛。即之一端。是太陽之血虛。故筋急也。今人但知風寒。

不恤津液。所以發(fā)汗太多。因致痙者多矣。夫本有由來。一經(jīng)妄治。即奇形必見。項背強KTKT。是之征兆。

故用葛根。身體強。是狀已著。故用栝蔞根。臥不著席。腳攣急??诮X。是之極甚。故用大黃芒硝。無非用多津多液之品。以滋養(yǎng)陰血。不得與當汗當下者同例也。觀傷寒脈浮自汗。心煩惡寒。而見腳攣急。是勢已成。須當滋陰存液。

不得仍作傷寒主治。故與桂枝湯則厥。與芍藥甘草湯。其腳即伸。此明驗矣。第以表癥未除。不得用承氣。若語者少與調(diào)胃承氣。是又與不著席者與大承氣。同一機彀也。凡之為病。因外邪傷筋者少。因血虛筋急者多。如誤作風治。

用辛散以助陽。則真陰愈虛。因燥劑以驅(qū)風。則血液愈涸。故得之暴起者少。妄治而致者多。虛而不補。不死何待。

非參苓歸地。調(diào)和榮衛(wèi)。未易奏捷也。內(nèi)經(jīng)曰。諸濕腫滿。皆屬于脾。又曰濕勝則濡泄。此指濕傷于內(nèi)者言也。又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骨。又曰因于濕。首如裹。此指濕傷于外者言也。若濕而兼熱。則大筋短而為拘。小筋弛長而為痿即柔之變見矣。陽明篇有濕熱發(fā)黃之癥。叔和不為別論。獨取太陽之風濕相傳者。尚遺數(shù)條。亦搜采之疏失也。內(nèi)經(jīng)曰。身半以上者。風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濕中之也。中陽則溜于經(jīng)。中陰則溜于腑。又曰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傷于風者。上先受之。傷于濕者。下先受之。皆風濕對言。本論則風濕合言也。風濕相合。則陰陽相傳。上下內(nèi)外反病矣。所以身體煩疼。不能轉(zhuǎn)側(cè)。骨節(jié)掣痛。不能屈伸。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也。內(nèi)經(jīng)曰。風濕之傷人也血氣與邪并??团c分腠之間。其勢堅大。故曰實。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營血澀。衛(wèi)氣去。故曰虛。此又以血家虛實。因風寒而分也。本論傷寒發(fā)汗。寒濕在里不解。身目為黃。與陽明之熱不得越瘀熱在里。身體發(fā)黃者。當下不當下。

亦以寒濕濕熱分虛實矣。內(nèi)經(jīng)以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本論又合風寒濕熱四氣。而名濕痹。當知痹與。皆由濕變矣。

夫同一濕也。濕去燥極則為。久留而著則為痹。痹為實。為虛。痹異形。虛實亦殊。固不得妄以屬風。亦不得因于濕。而竟視為濕矣。濕余義。詳內(nèi)經(jīng)注。及本論注中。

平脈準繩第七

(浮大動滑數(shù)沉澀弱弦遲)上古以三部九候中決死生。是遍求法。以人迎寸口趺陽辨吉兇。是扼要法。自難經(jīng)獨取寸口之說行。而人迎趺陽不參矣。氣口成寸。為脈之大會。死生吉兇系焉。今所傳者只此耳。自有脈經(jīng)以來。諸家繼起。各以脈名取勝。泛而不切。

漫無指歸。夫在診法取其約。于脈名上著其繁。此仲景所云。馳競浮華。不因根本者是也。仲景立法。只在脈之體用上推求。不在脈之名目上分疏。故以陰陽為體。則以浮大動滑數(shù)為陽之用。沉澀弱弦遲為陰之用。以表里為體。則以浮為表用。沉為里用。以臟腑為體。則以數(shù)為腑用。遲為臟用。如以浮沉為體。則以浮沉中各有遲數(shù)為用。以浮為體。則以大動滑數(shù)為用之常。澀弱弦遲為用之變。以沉為體。則以澀弱弦遲為用之常。大數(shù)滑動為用之變。體用之間。見脈之變化。而致病之因。與病情之虛實。病機之轉(zhuǎn)移。亦隨之而見。全在診者指法之功。與看法之細耳。脈理浩繁。大綱不外名陰名陽之十種。陰陽兩分。自成對峙。陰陽配偶。惟見五端。浮沉是脈體。大弱是脈勢?;瑵敲}氣。動弦是脈形。

遲數(shù)是脈息。不得概以脈象視之也。脈有對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仄看法。有徹底看法。如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弱。有滑即有澀。有數(shù)即有遲。合之于病。則浮為在表。沉為在里。大為有余。弱為不足?;瑸檠唷?/span>

澀為氣少。動為搏陽。弦為搏陰。數(shù)為在腑。遲為在臟。此對看法也。如浮大動滑數(shù)。脈氣之有余者為陽。當知其中有陽勝陰病之機。沉弦弱澀弦遲。脈氣之不足者名陰。當知其中有陰勝陽病之機。此正看法也。夫陰陽之轉(zhuǎn)旋也。有余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余從之。故其始也。為浮。為大。為滑。為動。為數(shù)。其繼也。反沉。反弱。反澀。反弦。反遲者。為陽消陰長之機。其病為進。其始也。為沉。為弱。為澀。為弦。為遲。其繼也。微浮。微大。微滑。微動。微數(shù)者。是陽進陰退之機。其病為欲愈。此反看法也。浮為陽。如更兼大動滑數(shù)之陽脈。是為純陽。必陽盛陰虛之病矣。沉為陰。而更兼弱澀弦遲之陰脈。是為重陰。必陰盛陽虛之病矣。此為平看法。如浮而數(shù)。浮而澀。浮而弦。浮而遲者。此陽中有陰。其人陽虛。而陰脈伏于陽脈中也。將亡陽之變。當以扶陽為急務矣。如沉而大。沉而滑。沉而動。

沉而數(shù)。此陰中有陽。其人陰虛。而陽邪下陷于陰脈也。將有陰竭之患。當以存陰為深慮也。此為仄看法。如浮大動滑數(shù)之脈。雖不變。然始為有力之強陽。終為無力之微陽。知陽將絕矣。沉澀弱弦微遲之脈。雖無變而為陽。如忽見浮大動滑數(shù)之狀。是陰極似陽。知反照之不長。余燼之易滅也。是為徹底看法。更有真陰真陽之看法。如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也。成注只據(jù)傷寒立言。觀凡字則知脈法不專為傷寒說。亦不是按承上文擴充之見。仲景治法。以脈以胃氣為本。觀名陰名陽。見此等脈狀。尚是陰陽之名。而非陰陽之實。因胃氣稍虛。則陰陽偏重。較之平脈有余名陽。不足名陰耳。此陽病兼外傷六氣言。陰病兼內(nèi)傷精氣言。若專指傷寒之陰癥陽癥則淺矣。陽脈指胃脘之真陽。內(nèi)經(jīng)所謂二十五陽者是也。陰病見陽脈。是胃氣來復。五臟沖和之氣發(fā)見。故主生。內(nèi)經(jīng)所云。別于陽者知病起時也。陰脈指五臟之真陰。因胃脘之陽不至于手太陰。五臟之真陰來見也。陽病見陰脈。是脈無胃氣。故主死。內(nèi)經(jīng)所謂別于陰者。

知死生之期也。要知沉澀弦弱遲。是病脈。不是死脈。其見于陽病最多。陽病浮大動數(shù)滑不休即為死脈。陰病見浮大動數(shù)滑之脈多。陰極似陽。未必即可生之機也。若真臟脈至。如肝脈之中外急。心脈堅而搏。肺脈大而浮。腎脈如彈石。

脾脈如距啄。皆反見有余之象。豈可以陽脈名之。經(jīng)曰。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則又不得以遲數(shù)論陰陽矣。

仲景表里臟腑之法。則又以浮沉遲數(shù)為大綱。浮沉是審起伏。遲數(shù)是察至數(shù)。浮沉之間。遲數(shù)寓焉。脈之不浮不沉而在中。不遲不數(shù)而五至者。謂之平脈。是有胃氣??梢陨袂?。不可以象求也。若一見浮沉遲數(shù)之象。斯為病矣。浮沉遲數(shù)。

本不可以表里臟腑分。今既有陰陽之可名。即以陽表陰里。腑陽臟陰。定其為陰陽所在耳。試觀脈之浮為在表。應病亦為在表。然浮脈亦有里癥?;虮硇俺跸荨;蚶镄俺跤觥>烤共浑x于表。故主表其大綱也。沉象在里。應病亦為在里。

沉脈亦有表癥?;蜿柌∫娪陉幎!;蜿幊鲋柖?。究竟病根于里。故主里其大綱也。數(shù)為陽。陽主熱。而數(shù)有沉浮。

浮數(shù)應表熱。沉數(shù)應里熱。雖數(shù)脈多有病在臟者。然其由必自腑。蓋六腑為陽。陽脈縈其腑。故主腑其大綱也。遲為陰。

陰主寒。而遲有浮沉。浮遲應表寒。沉遲應里寒。雖遲脈多有病在腑者。然其根必自臟。蓋五臟為陰。陰脈縈其臟。

故主臟其大綱也。脈狀總總該括于浮沉遲數(shù)。然四者之中。又以獨浮。獨沉。獨遲。獨數(shù)。為準則。而獨見何部。即以其部定表里臟府之所在。病無遁情矣。然陰陽之十脈。表里臟府之四診。皆指脈之體用言。而診法之體用。則又以病為體。

而脈為用矣。請以浮脈言之。其他可類推。如浮脈者病在表。則必有發(fā)熱惡寒之表癥。然浮有不同。有但浮者。有三部皆同息數(shù)無遲數(shù)。其氣象亦無滑澀動弦大小。此太陽之脈體然也。因風寒在表。而巨陽之陽御之。內(nèi)無太過不及之病。

故見此象。此病脈中之平脈。故可用麻黃湯。發(fā)汗而頓解。然此脈不可多得。所以發(fā)熱即有發(fā)熱之脈象。惡寒即見惡寒之脈象。如寸口脈浮而緊。是浮為風象。緊為寒象也。此為陽中有陰。乃陽脈之變見矣。然寒不協(xié)風。則玄府不開。寒在皮毛。衛(wèi)氣足以衛(wèi)外而為固。雖受寒而不傷。寒去而身自和矣。若風不夾寒。但能鼓動衛(wèi)氣。使玄府不閉。皮膚受邪。

脈氣不清而已。不能深入于營。而發(fā)熱惡寒。頭項骨節(jié)俱痛。惟風夾寒邪。其勢始猛。此風則傷衛(wèi)。寒則傷營。初非有二義也。衛(wèi)氣不能衛(wèi)外。反內(nèi)擾營氣而為煩。營氣不得交通。內(nèi)迫于骨節(jié)而作痛。營衛(wèi)俱病。發(fā)熱所由來耳。如脈浮而數(shù)。為陽中見陽。是陽脈之正局。然不得即認為陽脈有余。實因陽氣不足。反見有余之象也。夫脈為血府。實由氣行。

長則氣治。短則氣病。弦脈象長。數(shù)脈象短。脈數(shù)因于氣之不足。則數(shù)為虛可知。風為陽邪。風則為熱。虛因寒邪。虛則為寒。虛寒相搏于營衛(wèi)。衛(wèi)氣不足以御之。此惡寒所由來也。上條陽中有陰。而反征其發(fā)熱。此條陰中見陽。同反征其惡寒。是互文以見意。此二脈皆當發(fā)汗而已。但脈者不同。故又云脈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不可發(fā)汗。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芍寐辄S湯。專治傷寒營者。皆仲景法矣。又云脈浮數(shù)者。法當汗出而愈。若尺中脈微。此里虛不可發(fā)汗。則又見脈浮數(shù)者。不得概用麻黃。又云傷寒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shù)者??筛l(fā)汗。宜桂枝湯。

則所云須表里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者。為稀粥示法耳。夫人之尺脈。如樹之有根。不拘浮數(shù)浮緊。皆據(jù)尺以審虛實。此又仲景自作浮為在表之注疏矣。十脈中無緊脈。即弦之轉(zhuǎn)旋。當知按之不移。是靜為陰之體。轉(zhuǎn)索無常。是動為陽之用。故浮中見緊者。緊在中風。與傷寒之陰陽俱緊者殊矣。緊又與數(shù)相似。緊見于法象。數(shù)見于至數(shù)。然緊以氣來之長。反得為陰中有陽之實脈。數(shù)以氣來之短。反得兩陽合明之象。然脈浮不俱大。必至三日乃大。是陽明內(nèi)熱外見之脈。此浮不得仍為在表。當知大為病進。故見心下反硬。而攻之不令發(fā)汗耳。若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zhàn)栗者。是陽中見陰。故面見假熱。而身真寒。此因遲為在臟。故無陽不能作汗。而浮為在表。則又當漬形為汗之法矣。遲因浮而從表。

浮因大而從里。浮兼數(shù)而反虛。緊入浮而或?qū)?。則表里臟腑陰陽虛實之間。悉屬定不定法也。余義見六經(jīng)病解。

厥陰病解第六

太陰厥陰。皆以里癥為提綱。太陰為陰中之至陰而主寒。故不渴。厥陰為陰中之陽而主熱。故消渴也。太陰主濕土。

土病則氣陷下。濕邪入胃。故腹痛自利。厥陰主相火。火病則氣上逆。火邪入心。故心中疼熱也。太陰腹?jié)M而吐。食不下。厥陰饑不欲食。食即吐蛔。同是食不下。太陰則滿。厥陰則饑。同是一吐。太陰則吐食。厥陰則吐蛔。此又屬土屬木之別也。太陰為開。本自利。而下之則開拆胸下結(jié)硬者。開拆反合也。厥陰為合。氣上逆。而下之則合拆。利不止者。

合拆反開也。兩陰交盡。名曰厥陰。又名陰之絕陽。是厥陰宜無熱矣。然厥陰主肝。而膽藏內(nèi)。則厥陰熱癥。皆少陽相火內(nèi)發(fā)也。要知少陽厥陰。同一相火。相火郁于內(nèi)。是厥陰病。相火出于表。為少陽病。少陽咽干。即厥陰消渴之機。

胸脅苦滿。即氣上撞心之兆。心煩即疼熱之初。不欲食。是饑不欲食之根。喜嘔。即吐蛔之漸。故少陽不解。轉(zhuǎn)屬厥陰而病危。厥陰病衰。轉(zhuǎn)屬少陽而欲愈。如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不欲食。至熱除欲食。其病愈者是也。

太陰提綱。是內(nèi)傷寒。不是外感。厥陰提綱。是溫病而非傷寒。要知六經(jīng)各有主癥。是仲景傷寒雜病合論旨也。

諸經(jīng)傷寒無渴癥。太陽不惡寒而渴。是溫病矣。雜癥矣。惟厥陰傷寒。肝木郁而不得出。熱甚于內(nèi)。欲竊母氣以克火。故渴欲飲水。若不惡寒。當作溫病治之。要知溫乃風木之邪。是厥陰本病。消渴是溫病之本。厥利是溫病之變。內(nèi)經(jīng)所謂熱病。皆傷寒之類。此正其類矣。

厥陰消渴。即以水飲之。所以順其欲。然少與之。可以平亢火。多與之。反以益陰邪。當量其消與不消。恐水漬入胃耳。

渴欲飲水。與饑不欲食對看。始盡厥陰病情。

手足厥冷。脈微欲絕。是厥陰傷寒之外癥。當歸四逆。是厥陰傷寒之表藥。夫陰寒如此。而不同姜附者。以相火寄于肝位。雖寒而臟不寒。故先厥者。后必發(fā)熱。手足愈冷。肝膽愈熱。故厥深熱亦深。所以傷寒初起脈癥如此者。不得遽認為虛寒。妄投姜附以遺患也。厥者必發(fā)熱。熱與厥相應。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此四癥。是厥陰傷寒之定局。

先熱后厥。厥熱往來。厥多熱少。熱多厥少。此四癥。是厥陰傷寒之變局。皆因其人陽氣多寡而然。如太陽傷寒。亦有已發(fā)熱未發(fā)熱之互辭也。

內(nèi)經(jīng)之寒熱二厥。因于內(nèi)傷。與本論因外邪者不同。內(nèi)經(jīng)熱厥。只在足心。是腎水起涌泉之下也。本論熱厥。因熱在肝臟。而手足反寒。故曰厥深熱亦深。內(nèi)經(jīng)之寒厥。有寒無熱。本論之寒厥。先厥者。后必發(fā)熱。熱勝則生。寒勝則死。此內(nèi)傷外感之別。

厥陰有晦朔合具之理。陰極陽生。故厥陰傷寒反以陽為主。厥少熱多。是為生陽。故病當愈。厥多熱少。是為死陰。

故病為進。如熱氣有余者?;虮隳撗??;虬l(fā)癰膿。亦與內(nèi)經(jīng)熱厥不同。

陰氣起于五指之里。陽氣起于五指之表。氣血和調(diào)。營衛(wèi)以行。則陰陽相貫。如環(huán)之無端也。厥陰無陽。厥陰病則陰陽不順接。故手足逆冷。若熱少厥微而指頭寒。知病可愈。手足反溫者。雖下利必自愈。此陰陽自和而順接也。蓋脈微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是陰陽之氣絕矣。

本論云。諸四逆厥者。不可下。又曰厥應下之。而反發(fā)汗者。必口傷爛赤二義不同。當理會上下文。蓋諸四逆是指虛寒癥言。故曰虛家亦然。應下之。是單指熱厥言。故曰厥深熱亦深。蓋發(fā)汗。只能引火上升。不能逐熱外散。故令口傷。若手足厥冷。脈微欲絕。此時外寒切迫。內(nèi)熱未起。又當發(fā)汗。

厥而脈微欲絕。是傷寒所起之脈。所謂不可下者是矣。脈滑而厥。是內(nèi)熱閉郁之脈。所謂厥應下之是已。下之是下其熱。非下其實。泄利下重者。四逆散。欲飲水數(shù)升者。白虎湯。此厥陰之下藥。所以下無形之邪也。若以承氣下之。

利不止矣。診厥陰病以陽為主。而治厥陰病以陰為主。故當歸四逆不去芍藥。白頭翁湯重用連柏。烏梅丸用黃連至一斤。

又佐黃柏六兩。復脈湯用地黃至一斤。又佐麥冬八兩。要知脈微欲絕。手足厥冷者。雖是陰盛。亦不陽虛。故即可表散外邪。而不可固里。脈代結(jié)。心動悸者。似乎陽虛。實為陰弱。只可太劑滋陰。而不可溫補。所以然者。肝之相火本少陽之生氣。而少陽實出于坎宮之真陰。經(jīng)曰。陽予之正。陰為之主。又曰。陰虛則無氣。又曰。少火生氣。壯火實氣。

審此。則知治厥陰之理矣。

中州。四肢。皆脾所主。厥陰傷寒。手足逆冷。而又下利。是木克土也。復發(fā)熱者。下利必自止。火生土也。若肝火上行逼心。故反汗出。氣上撞心。心不受邪。因而越之。故咽中痛。而喉為痹耳。若發(fā)熱而利。汗出不止者死。是陽虛外亡。為有陰無陽。與少陰亡陽同義。若肝火內(nèi)行而入脾。土火合德。必無汗而利自止。若發(fā)熱而利不止。此肝火內(nèi)陷。血室不寧。故便膿血。若發(fā)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是土敗木賊。諸陽之本絕也。厥陰傷寒。有乘脾乘肺二癥。

疑似難明。最當詳辨。一曰傷寒腹?jié)M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夫腹?jié)M語。似胃家實。然脈浮緊而不潮熱。非陽明脈也。脈法曰。脈浮而緊者。名曰弦。此弦為肝脈矣。內(nèi)經(jīng)曰。諸腹脹大。皆屬于熱。又曰。

肝氣盛則多言。是腹?jié)M由肝火。而語乃肝氣所發(fā)也。木旺則侮其所勝。直犯脾土。故名縱。一曰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

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夫發(fā)熱惡寒。似太陽之表。未經(jīng)大汗而大渴。非轉(zhuǎn)屬陽明。未經(jīng)妄下而腹?jié)M。非轉(zhuǎn)屬太陰。且頭不痛。胃不實。不下利。斷非三陰癥矣。要知發(fā)熱惡寒。是肺病。肺虛而肝火乘之。

脾畏木邪。水精不上歸于肺。故大渴。肺不能通調(diào)水道。故腹?jié)M。是侮所不勝。寡于畏也。故名橫。一縱而乘脾。一橫而乘肺。總是肝有亢火。當瀉無補。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募原清。則三氣皆順。表里盡解矣。此非汗吐下清利諸法所可治。故宜針。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者。此亦肝乘脾也。故先與小建中安脾。繼與小柴胡疏木。要知小建中。是桂枝湯。

加芍藥以平肝。加飴糖以緩急。為厥陰傷寒驅(qū)邪發(fā)表和中止痛之神劑也。不瘥者。中氣虛而不振。邪尚留連。繼以小柴胡補中發(fā)表。令木邪直走少陽。使有出路。所謂陰出之陽則愈也。仲景有一癥而用兩方者。在太陽先麻黃繼桂枝。是先外后內(nèi)法。在厥陰先建中繼柴胡。是先內(nèi)后外法。亦是令厥陰轉(zhuǎn)屬少陽之機。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此亦肝乘肺也。雖不發(fā)熱惡寒。亦木實金虛。水氣不利所致。彼腹?jié)M者。是水氣在中焦。故刺期門以瀉其實。此水在上焦。故用茯苓甘草湯以發(fā)其汗。此方是代水為汗。發(fā)邪內(nèi)散之劑。即厥陰治厥之劑也。

厥陰中風之脈。與他經(jīng)不同。凡脈浮為風。此云不浮為未愈。是厥陰中風。脈反沉矣。此木猶陰處。風入地中。木郁不舒。故未愈。微浮是風行地上。草木發(fā)陳。復厥陰風木之常。故愈也。

凡脈浮為在表。沉為在里。厥陰中風。其脈既沉。其癥亦為在里。此熱利下重。是厥陰中風也。太陽中風。下利嘔逆。是有水氣。厥陰中風。熱利下重。是有火氣。故以白頭翁為主以治風。芩連為輔以清火。佐秦皮以升九地之風。則肝木欣欣向榮矣。下利而渴欲飲水。是厥陰之消渴。亦中風之煩所致也。下利脈沉弦。是沉為在里。弦為風脈。弦而大。

是風因火動。故利未止微弱數(shù)者。是風少火微。故為自止。雖發(fā)熱不死者。陰出之陽也。下利有微熱汗出。是中風本癥。

里癥出表。則風從外散。故令自愈。欲愈之脈當微浮。若寸脈反浮數(shù)。風去而熱不去。尺中自澀者。熱屬陰絡。肝血不藏。必便膿血也。

厥陰中風之熱利。是里有熱。傷寒亦有熱利。是里有寒。又與厥利不同。厥利見發(fā)熱則利止。此六七日不利。便發(fā)熱而利。汗出不止。是外熱內(nèi)寒。故謂之有陰無陽。要知內(nèi)經(jīng)之舌卷囊縮。是有陽無陰。故熱雖甚而可治。

陰陽易之為病。本于厥陰之欲火。始也因肝火之動。致傷少陰之精繼也。少陰之精不藏。厥陰之火不羈。所以少陰里虛。陰中拘攣。熱上沖胸。眼中生花。頭重不欲舉。皆厥陰相火為眚。頓令無病之人。筋脈形氣為之一變。此即溫疫傳染。遺禍他人之一癥也。

制方大法第七

凡病有名有癥。有機有情。如中風。傷寒。溫暑。濕等類。此為名也。外有頭痛。身熱。腰痛。內(nèi)有喘咳。

煩渴。吐利。脹滿。所謂癥也。其間在表在里。有汗無汗。脈沉脈浮。有力無力。是其機也。此時惡寒。惡熱??酀M。

喜嘔。能食。不能食。欲寐不得臥?;蝻嬎當?shù)升。或嗽水不欲咽。皆病情也。因名立方者。粗工也。據(jù)癥定方者。中工也。于癥中審病機。察病情者。良工也。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惟求癥之切當。知其機。得其情。凡中風傷寒雜病。

宜主某方。隨手拈來。無不合法。此謂醫(yī)不執(zhí)方也。今談仲景方者。皆曰桂枝湯。治中風不治傷寒。麻黃湯。治傷寒不治中風。不知仲景此方主何等癥。又不察仲景何癥用何等藥。只在中風傷寒二癥中相較。青龍白虎命名上敷衍。將仲景活方活法。為死方死法矣。

仲景立方。精而不雜。其中以六方為主。諸方從而加減也。凡汗劑。皆本桂枝。吐劑皆本梔豉。攻劑皆本承氣。和劑皆本柴胡。寒劑皆本瀉心。溫劑皆本四逆。渾而數(shù)之。為一百十三方者。未之審也。

六經(jīng)各有主治之方。而他經(jīng)有互相通用之妙。如桂枝麻黃二湯。為太陽營衛(wèi)設。而陽明之病在營衛(wèi)者亦用之。真武湯。為少陰水氣設。而太陽之汗后亡陽者亦用之。四逆湯。為太陰下利清谷設。太陽之脈反沉者亦宜之。五苓散。為太陽消渴水逆設。陽明之飲水多者亦宜之。豬苓湯。為少陰下利設。陽明病小便不利者亦宜之。抵當湯。為太陽瘀血在里設。陽明之蓄血亦用之。瓜蒂散。為陽明胸中痞硬設。少陰之溫溫欲吐者亦用之。合是癥。便用是方。方各有經(jīng)。而用可不拘。是仲景法也仲景立方。只有表里寒熱虛實之不同。并無傷寒雜病中風之分別。且風寒有兩湯迭用之妙。表里有兩方更換之奇。或以全方取勝?;蛞约訙p奏功。前人論方不論癥。故反以仲景方為難用耳。

桂枝汗劑中第一品也。麻黃之性。直達皮毛。生姜之性。橫散肌肉。故桂枝佐麻黃。則開玄府而逐衛(wèi)分之邪。令無汗者有汗而解。故曰發(fā)汗。桂枝率生姜。則開腠理而驅(qū)營分之邪。令有汗者復汗而解。故曰解肌。解肌。解肌肉之邪也。

正在營分。何立三綱者。反云麻黃主營。桂枝主衛(wèi)耶。麻黃湯。不言解肌。而肌未嘗不解。桂枝湯之解肌。正所以發(fā)汗。

要知桂枝麻黃是發(fā)汗分淺深之法。不得以發(fā)汗獨歸麻黃。不得以解肌與發(fā)汗對講。前人論方不論藥。祗以二方為談柄。

而置之不用也。

凡風寒中人。不在營衛(wèi)。即在腠理。仲景制桂枝湯。調(diào)和營衛(wèi)。制柴胡湯。調(diào)和腠理。觀六經(jīng)癥。知仲景獨出桂枝癥。柴胡癥之稱。見二方任重。不可拘于經(jīng)也。惟太陽統(tǒng)諸陽之氣。六經(jīng)表癥咸屬于太陽。故柴胡湯得與桂枝湯對待于太陽之部。桂枝本為太陽風寒設。凡六經(jīng)初感之邪。未離營衛(wèi)者悉宜之。柴胡本為少陽半表。凡三陽在表之邪。還在腠理者悉宜之。仲景一書。最重二方。所以自為桂枝注釋。又為小柴胡注釋。桂枝有疑似癥。柴胡亦有疑似癥。桂枝有壞癥。柴胡亦有壞癥。桂枝癥罷。桂枝不中與矣。而隨癥治法。仍不離桂枝方加減。柴胡癥罷。柴胡不中與矣。而設法救逆。仍不出柴胡湯加減。

麻黃湯癥。熱全在表。桂枝之自汗。大青龍之煩躁。皆兼里熱。仲景于表劑中。便用寒涼以清里。自汗是煩之兆。

煩是躁之征。汗出則煩得外泄。故不躁。宜用微寒酸苦之味以和之。汗不出。則煩不得泄。故躁。宜用大寒堅重之品以清之。夫芍藥石膏是里藥。今人見入表劑中。不審表中有里。因生疑畏。當用不用。至熱并陽明。而班黃狂亂。是不任大青龍之故也。仲景于太陽經(jīng)中。用石膏以清胃火。是預保陽明之先著。加姜棗以培中氣。又慮夫轉(zhuǎn)屬太陰矣。

青龍柴胡。皆是兩解表里之劑。小青龍重在里癥。小柴胡重在表癥。故小青龍加減。麻黃可去。小柴胡加減。柴胡獨存。蓋小青龍重在半里之水。小柴胡重在半表之熱也。

小青龍。治傷寒未解之水氣。故用溫劑汗而發(fā)之。十棗湯。治中風已解之水氣。故用寒劑引而竭之。此寒水風水之異治也。小青龍之水。動而不居。五苓散之水。留而不行。十棗湯之水??v橫不羈。大陷胸之水。痞硬堅滿。真武湯之水。四肢沉重。水氣為患不同。所以治法各異。

林億云。瀉心本名理中黃連人參湯。蓋瀉心療痞。正是理中處。當知仲景用理中有寒熱兩法。一以扶陽。一以益陰也。

邪在營衛(wèi)之間。惟汗是其出路。故立麻黃桂枝二方。邪在胸腹之間。惟吐是其出路。故立瓜蒂梔豉二方。瓜蒂散主胸中痞硬。治在上焦梔豉湯主腹?jié)M而喘。治兼中焦。猶麻黃湯之主皮膚。桂枝湯之主肌肉也。瓜蒂散峻劑也。猶如麻黃湯之不可輕用。梔豉湯輕劑也。猶如桂枝湯可更用而無妨。故太陽表劑。多從桂枝湯加減。陽明表劑。多從梔子湯加減。

陽明用梔子。猶太陽用桂枝。既可用之以驅(qū)邪。即可用之以救逆。今人但知汗為解表。而不知吐亦為解表。知吐中便能發(fā)散之說。不知所以當吐之義。故于仲景大法中。取其汗下遺其吐法耳。

少陽為樞。不全在里不全在表。仲景本意重里。而柴胡所主又在半表。故必見半表病情。乃得從柴胡加減。如悉入在里。則柴胡非其任矣。故柴胡稱解表之方。

小柴胡雖治在半表。實以理三焦之氣。所以稱樞機之劑。如胸滿。胸中煩。心煩。心下悸。喜嘔。喝咳。是上焦無開發(fā)之機也。腹痛。脅下痞硬。不欲飲食。是中焦廢轉(zhuǎn)運之職也。小便不利。是下焦失決瀆之任也。皆因邪氣與正氣相搏而然。用人參扶三焦之正氣。壯其樞耳。

四逆為太陰主方。而諸經(jīng)可以互用。在太陰本經(jīng)。固本以逐邪也。用于少陰。溫土以制水也。用于厥陰。和土以生木也。用于太陽。益火以扶元陽也。惟陽明胃實。少陽相火。非所宜耳。

少陰病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若四肢沉重疼痛者。為下焦水郁。用真武湯。是引火歸元法。若便膿血者。為下焦火郁。用桃花湯。是升陽散火法。此因坎中陽虛。不得以小便不利作熱治。

少陰病。二三日。心中煩。不得臥者。病本在心。法當滋離中之真水。隨其勢之潤下。故君黃連之苦寒以火泄之。

四五日小便不利。下膿血者。病本在腎。法當升坎中之少火。順其性之炎上。故佐干姜之苦溫以發(fā)之。此伏明之火與升明之火不同治。

少陰心煩欲寐。五六日欲吐不吐。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者。是下焦虛寒。不能制火。宜真武湯。以溫下焦之腎水。

下利六七日??榷鴩I渴。心煩不眠。是上焦虛熱。水精不布。宜豬苓以通上焦之津液。

厥陰下利。用白頭翁湯。升陽散火。是火郁達之也。制烏梅丸以救火。是曲直作酸之義。佐苦寒以和陰。主溫補以存陽。是肝家調(diào)氣之法也。烏梅丸。治傷寒之厥利與久利。故半兼溫補。白頭翁湯。主中風之熱利與下重。故專于涼散。

小柴胡為少陽主方。烏梅丸為厥陰主方。二方雖不同。而寒溫互用。攻補兼施之法相合者。以臟腑相連。經(jīng)絡相貫。

風木合氣。同司相火故也。其中皆用人參。補中氣以固本逐邪。而他味俱不相襲者。因陰陽異位。陽宜升散。故主以柴胡。陰宜收降。故主以烏梅。陽主熱。故重在寒涼。陰主寒。故重用辛熱。陽以動為用。故湯以蕩之。其癥變幻不常。

故柴胡有加法。陰以靜為體。故丸以緩之。其癥有定局。故烏梅無加減法也。手足厥逆之癥。有寒有熱。有表有里。四逆散。解少陰之里熱。當歸四逆散。散厥陰之表寒。通脈四逆。挽少陰真陽之將亡。茯苓四逆。留太陽真陰之欲脫。四方更有輕重淺深之別也。

按發(fā)表攻里。乃御邪之長技。蓋表癥皆因風寒。如表藥用寒涼。則表熱未退。而中寒又起。所以表藥必用桂枝。發(fā)表不遠熱也。

然此為太陽表熱言耳。如陽明少陽之發(fā)熱。則當用柴芩梔豉之類主之。里熱皆因郁熱。下藥不用苦寒。則瘀熱不除。

而邪無出路。所以攻劑必用大黃。攻里不遠寒也。然此為陽明胃熱言耳。如惡寒痞硬。陽虛陰結(jié)者。又當以姜附巴豆之類兼之矣。

麻黃桂枝。太陽陽明表之表藥。瓜蒂梔豉。陽明里之表藥。小柴胡。少陽半表之全藥。太陰表藥。桂枝湯。少陰表藥。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表藥。當歸四逆湯。六經(jīng)之用表藥。為六經(jīng)風寒之出路也。

膀胱主水。為太陽之里。十棗五苓。為太陽水道之下藥。胃腑主谷。為陽明之里。三承氣。為陽明谷道之下藥。膽腑主氣。為少陽之里。大柴胡。為少陽氣分之下藥。此三陽之下藥三陽實邪之出路也。

大腸小腸。俱屬于胃。胃家實。則二腸俱實矣。若三分之。則調(diào)胃承氣。胃家之下藥。小承氣。小腸之下藥。大承氣。大腸之下藥。戊為燥土。庚為燥金。故加芒硝以潤之也。

桂枝加大黃。太陽轉(zhuǎn)屬陽明之下藥。桂枝加芍藥。太陽轉(zhuǎn)屬太陰之下藥。凡下劑兼表藥者。以未離于表也。柴胡加芒硝湯。少陽轉(zhuǎn)屬陽明之下藥。大柴胡下少陽無形之邪。柴胡加芒硝。下少陽有形之邪。桂枝加芍藥。下太陰無形之邪。

三物白散。下太陰有形之邪。四逆散。下少陰厥陰無形之邪。承氣。下諸經(jīng)有形之邪也。下劑之輕者。只用氣分藥。下劑之重者。兼用血分藥。酸苦涌泄。下劑之輕者。故芍藥枳實為輕劑。咸苦涌泄。下劑之重者。故大黃芒硝為重劑。

仲景用攻下二字。不專指大便。凡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指發(fā)汗言。表解者乃可攻之。指利水言。有熱屬臟者攻之。指清火言。寒濕在里不可下。指利水言。以有熱故也。當以法下之。指清火言也。

仲景下劑。只重在湯。故曰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觀陷胸抵當二丸。仍用水煮是丸。復為湯化。而連滓服。則勢力更猛于湯散矣。當知仲景方以銖兩分數(shù)者。非外感方。丸藥如梧桐子大。每服數(shù)十丸者。不是治外感法。仲景制方療病。隨立方禁于后。使人受其功。不蹈其弊也。如用發(fā)表藥。一服汗者。停后服。若脈浮緊。發(fā)熱汗出者。不可與桂枝。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大青龍。脈浮發(fā)熱無汗。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諸亡血虛者。不可用瓜蒂。

病患舊微溏者。不可與梔子豉湯。陽明病汗多者。不可與豬苓湯。外未解。其熱不潮者。未可與承氣。嘔家不可與建中。

觀種種方禁。當知仲景立方。慎重之心也。

仲景加減中有深意。如腹中痛者。少陽加芍藥。少陰加附子。太陰加人參。如心下悸者。少陰加桂枝。少陽加茯苓。

若渴者。太陽加栝蔞根。人參。太陰加白術。仲景于加減中。分陰陽表里如此。故細審仲景方。知隨癥立方之妙。理會仲景加減法。知其用藥取藥之精。小青龍設或然五癥。加減法內(nèi)。即備五方。小柴胡設或然七癥。即加減七方。要知仲景有主治之方。如桂枝麻黃等方是也。有方外之方。如桂枝湯。加附子。加大黃是也。有方內(nèi)之方。如青龍真武輩之有加減是也。仲景書。法外有法。方外有方。何得以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拘之也耶。昔岐伯創(chuàng)七方以制病。仲景更窮其病之變幻。而盡其精微。如發(fā)表攻里乃逐邪大法。而發(fā)表攻里之方。各有大小。如小青龍柴胡陷胸承氣是也。夫發(fā)表既有麻黃桂枝方矣。然有里邪夾表而見者。治表不及里。非法也。而里邪又有夾寒夾熱之不同。故制小青龍。以治表熱里寒。制大青龍以治表寒里熱。是表中更兼解里。必如壞病之先里后表。先表后里之再計也。然大小青龍。即麻桂二湯之變。足以解營衛(wèi)之表。不足以驅(qū)腠理之邪。且邪留腠理之間。半表之往來寒熱雖同。而半表又有夾虛夾實之懸殊。因制小柴胡以防半里之虛。大柴胡以除半里之實。是表中便見和里。豈若后人先攻后補。先補后攻之斟酌也。攻里既有調(diào)胃承氣矣。然里邪在上焦者。有夾水夾痰之異。在中焦者。有初硬后溏。燥屎定硬之分。非調(diào)胃一劑所能平也。因制小陷胸以清胸膈之痰。大陷胸以下胸膈之水。小承氣以試胃家之失氣。大承氣以攻腸胃之燥屎。方有分寸。邪去而元氣無傷。不致有顧此遺彼。太過不及之患也。按發(fā)表攻里之方。各有緩急之法。如麻黃湯。大承氣。汗下之急劑也。桂枝。即發(fā)表之緩劑。其用桂枝諸法。是緩汗中更有輕重矣。小承氣。下藥之緩劑也。曰少與之。令小安。曰微和胃氣。曰不轉(zhuǎn)失氣者令更與之。其調(diào)胃承氣。則下劑之尤緩者也。曰少少溫服之。且不用氣分藥。更加甘草。是緩下中亦有差別矣。若夫奇偶之法。諸方既已備見。

桂枝二方。各半之偶。桂枝二麻黃一之奇。是奇偶中各有淺深也。服桂枝湯已。須更吃稀粥為復方矣而更有取小柴胡服一升加芒硝之復。是復方中又分汗下二法矣。若白散之用復方更異。不利。進熱粥一杯。利不止。進冷粥一杯。是一粥又寓熱瀉冷補之二法也。

病有虛實相關。寒熱夾雜。有時藥力所不能到者。仲景或針或灸以治。自后世針藥分為兩途。豈知古人刺藥相須之理。按岐伯風厥表里。刺之飲之以湯。故仲景治太陽中風。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刺風池。風府。復與桂枝湯而愈。

陽明中風刺之瘥。如外不解。脈弦浮者。與小柴胡。脈但浮無余癥者。與麻黃湯。吾故曰仲景治法。悉本內(nèi)經(jīng)。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仲景方。備十劑之法。輕可散實。麻黃葛根諸湯是已。宣可決壅。梔豉瓜蒂二方是已。通可引滯。五苓十棗之屬是已。澀可固脫。赤石脂桃花湯是已。補可扶弱。附子理中丸是已。重可鎮(zhèn)怯。禹余糧代赭石是已。濕可潤燥。黃連阿膠湯是已。燥可去濕。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是已。寒能勝熱。白虎黃連湯是已。熱能制寒。白通四逆諸湯是已。

原標題:傷寒法祖
上一篇:傷寒論輯義下一篇:仲景傷寒補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