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膳食養(yǎng)生 > 正文

冬季上火多因“燥” 鴨肉粥緩解咳嗽和感冒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4/1/7
導讀:導讀:冬天寒冷干燥,因為“上火”癥狀去醫(yī)院看病的人明顯增多。針對不同的上火癥狀,大家應該學會區(qū)別對待。 冬季上火多因為“燥” 引發(fā)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冬季上火多是由“燥”所引發(fā)。一是,在北方地區(qū),本身氣候就非常干燥,再加上室內普遍使用暖氣,燥熱的室內環(huán)境,都…
導讀:冬天寒冷干燥,因為“上火”癥狀去醫(yī)院看病的人明顯增多。針對不同的上火癥狀,大家應該學會區(qū)別對待。

冬季上火多因為“燥”

引發(fā)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冬季上火多是由“燥”所引發(fā)。一是,在北方地區(qū),本身氣候就非常干燥,再加上室內普遍使用暖氣,燥熱的室內環(huán)境,都會讓人的氣管黏膜凈化作用變差,直接導致鼻腔、咽喉等發(fā)干,并影響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wěn)定,如果不注意飲食調節(jié)和補充水分,就很容易陰陽失衡,導致上火。

二是,在飲食方面,冬天人們喜歡進食牛羊肉來御寒,比如火鍋、燒烤、涮羊肉等都是很受歡迎的冬季美食。但牛羊肉本身偏溫,加上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姜、枸杞、當歸等滋補品,可謂“燥上加燥”,人食用后體內容易積熱,不容易散發(fā),容易導致上火。

三是,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夜晚休息不夠、過度勞累等也是導致上火的重要原因。

千萬不要小看上火癥狀。它不但能引發(fā)口干舌燥、咽喉腫痛、爛嘴角、流鼻血、牙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導致口瘡、便秘、痔瘡等疾病,同時更嚴重是破壞人體免疫力,給各種疾病的入侵、復發(fā)提供可乘之機。

降火也要分部位

這里特別提醒大家“降火”要分清部位,一般來說中醫(yī)按人體的三焦把“火”分為三類,即把頭暈、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癥狀叫“上焦火”,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

但三焦火一般患者不好自己分辨,那么可以更簡單地把我們體內的“火”分為兩類:實火和虛火。實火患者表現(xiàn)為面紅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耳鳴耳聾、瘡乍起,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紅苔黃。虛火以陰虛火旺者居多,多表現(xiàn)為全身潮熱、夜晚盜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煩熱、躁動不安、舌紅無苔等癥狀。

由于冬季吃火鍋的人很多,涼茶類飲料就成了很多食客的首選。但要注意,涼茶的本質是藥茶,對有實火癥狀的患者比較適宜,但對于出現(xiàn)虛火癥狀的患者,喝涼茶會導致涼上加涼,身體反而更虛。

那么,虛火的人怎么食療?有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喝鴨肉粥。鴨肉粥是我國古代醫(yī)書《肘后備急方》中的一道古方,除了陰虛體質的人外,平時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或者經常感覺勞累的上班族和皮膚干燥的人,不妨常喝鴨肉粥。


按穴位能降火

經常按摩某些穴位也能幫助降火。第一個是照海穴。照海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照,意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鳖櫭剂x,指腎經的經水在此大量蒸發(fā),具有吸熱的作用,按壓此穴能緩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陰虛火旺引起的癥狀。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了;按壓時間不宜太長,5~10分鐘即可。

第二個是涌泉穴。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就是此穴。《黃帝內經》中提到“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這個穴位對于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暈、焦躁等。方法是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