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古籍 > 清朝 > 正文

時方歌括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8/4/4

小引

經(jīng)方尚矣。唐宋以后。始有通行之時方。約其法于十劑。所謂宣通補泄輕重滑澀燥濕是也。昔賢加入寒熱。共成十有二劑。雖曰平淺。而亦本之經(jīng)方。輕可散實。仿于麻黃葛根諸湯。宣可決壅。仿于梔豉瓜蒂二方。通可行滯。仿于五苓十棗之屬。瀉可去閉。仿于陷胸承氣抵當之屬。膽導蜜煎?;扇ブ畡┮?。赤石脂桃花湯。澀可固脫之劑也。附子湯理中丸。

補可扶軺赤小豆湯。燥可去濕之劑也。白虎黃連瀉心等湯。寒可勝熱之劑也。白通四逆諸湯。熱可制寒之劑也。余向者匯集經(jīng)方而韻注之。名為真方歌括。限于貲而未梓??槺倦m多。而刀圭家每秘而弗傳。大為恨事。辛酉歲。到直供職。適夏間大雨。捧檄勘災(zāi)。以勞構(gòu)疾。脈脫而厥。諸醫(yī)無一得病情者。迨夜半陽氣稍回。神識稍清。自定方劑而愈。時溫虐流行。因余之病。而知誤于藥者。堪憫焉。蓋醫(yī)者。生人之術(shù)也。一有所誤。即為殺人。余濫竽人后。諸多有志而未逮經(jīng)。即仲景。

其切當精純。

集羅東逸柯韻伯諸論。及余二十年讀書臨癥獨得之妙。一一詳于歌后。顏曰時方歌括。為中人以下立法。徐可引以語上之道也。至于張景岳新方八陣。匯藥治病。不足言方。緣一時盛行。余友林雨蒼俯以從時。韻既成帙。共商注解。業(yè)經(jīng)梓行。亦不遽棄。別其名曰俗方歌括。

此三種者。淺深

嘉慶辛酉孟秋修園陳念祖題于保陽差次

凡例

一是書前曾托名葉天士。今特收回。

一是書論證治法。悉遵古訓。絕無臆說浮談。以時法列于前。仲師法列于后。由淺入深之意也。

一坊刻萬病回春嵩尊生古今醫(yī)統(tǒng)東醫(yī)寶鑒等書。所列病癥。不可謂不詳。而臨時查對。

絕少符合。即有合處。亦不應(yīng)驗。蓋以逐末而忘其本也。試觀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傷寒論金匱要略。每癥只寥寥數(shù)語。何所不包??芍⒀再F得其要也。此書如怔忡頭痛歷節(jié)諸癥。非遺之也。怔忡求之虛癆。頭痛有邪求之傷寒。無邪求之眩暈。虛癆歷節(jié)。尋其屬風屬濕屬虛而治之。所以寓活法也。學醫(yī)始基。在于入門。入門正。則始終皆正。入門錯。則始終皆錯。此書闡明圣法。為入門之準。不在詳備。若得其秘訣。未嘗不詳備也。有癥見于此。而治詳于彼者。

有論此癥。而彼癥合而并論者。有論彼癥。絕未明言此癥。而即為此癥之金針者。實無他訣。

唯其熟而已。熟則生巧。自有左右逢原之妙。

論中所列諸方第三卷第四卷俱載弗遺。唯傷寒論金匱要略方非熟讀原文。不能領(lǐng)會。此書偶有闕而未載者。欲人于原文中尋其妙義。闕之即所以引之也。閱者鑒子之苦心焉。

一方后附論。或采前言。或錄一得。視諸書較見簡括。閱者自知。

四君子湯

治面色痿白。言語輕微。四肢無力。脈來虛弱者。若內(nèi)熱或飲食難化作酸。乃屬虛火。

須加干姜。

六君子湯

治脾胃虛弱。痞滿痰多。

香砂六君子湯

治氣虛腫滿。痰飲結(jié)聚脾胃不和。變生諸癥者。

五味異功散

健脾進食。為病后調(diào)補之良方。

苓術(shù)參甘四味同。(人參茯苓白術(shù)各二錢。炙甘草一錢。加姜棗煎。名四君子湯。)方名君子取謙沖。增來陳夏痰涎滌。(前方加陳皮一錢順氣。半夏二錢除痰。名六君子湯。)再入香砂痞滿通。(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各八分。以行氣消脹。名為香砂六君子湯。)水谷精微陰以化。(飲食增則津液旺。充血生精。以復(fù)其真陰之不足。)陽和布護氣斯充。(食入于陰氣長于陽。晝夜循環(huán)。周于內(nèi)外。)若刪半夏六君內(nèi)。錢氏書中有異功。(六君子湯內(nèi)。去半夏。名五味異功散。)陳修園曰。胃氣為生人之本。參術(shù)苓草。從容和緩。補中宮土氣。達于上下四旁。而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故一切虛證。皆以此方為主。若加陳皮。則有行滯進食之效。再加半夏。

即有除痰寬脹之功。再加木香砂仁。則行氣之藥。多于補守。凡腫滿痰飲結(jié)聚等證。無不速除。此猶人所易知也。而為數(shù)方之主。則功在人參。人皆曰人參補氣補陽。溫藥藉之以盡其力量。而余則曰。人參補陰養(yǎng)液。燥藥得之則臻于和平。故理中湯中姜術(shù)二味。氣勝于味。

以扶陽。參草二味。味勝于氣。以和陰。此湯以干姜易茯苓。去其辛而取其淡。亦陰陽兼調(diào)之和劑也。凡醫(yī)家病家。俱重人參。全未識人參之性。皆不讀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之過也。今錄本草經(jīng)原文而釋之。或數(shù)百年之誤。于茲而一正也乎。

按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云。人參氣味甘。微寒無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原文只此三十七字。其提綱云。主補五臟。以五臟屬陰也。精神不安?;昶遣欢?。驚悸不止。目不明。心智不足。皆陰虛為亢陽所擾也。今五臟得甘寒之助。則有安之定之止之明之開之益之之效矣。曰邪氣者。非指外邪而言。乃陰虛而壯火食氣。火氣即邪氣也。今五臟得寒甘之助。則邪氣除矣。余細按經(jīng)文。無一字言及溫補回陽之性。

仲景于汗吐下陰傷之證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陽方中。絕不加此陰柔之品。反緩姜附之功。故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為回陽第一方。皆不用人參。而四逆加人參湯。以其利止亡血而加之也。茯苓四逆湯用之者。以其煩燥在汗下之后也。今人輒云。以人參回陽。此說倡之宋元以后。而大盛于薛立齋張景岳李士材輩。而李時珍本草綱目。浮泛雜沓。愈亂經(jīng)旨。

學人必于此等書焚去。方可與言醫(yī)道?!鹬倬耙话僖皇街?。用人參者。只有一十八方。

新加湯。小柴胡湯。柴胡桂枝湯。桂枝人參湯。半夏瀉心湯。四逆加人參湯。茯苓四逆湯。

生姜瀉心湯。黃連湯。旋復(fù)代赭石湯。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濃樸生姜半夏人參湯。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炙甘草湯。皆因汗吐下之后。亡其津液。取其甘寒以救陰也。抑或辛剛

香砂六君子湯論

柯韻伯曰。經(jīng)云。壯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蓋人在氣交之中。因氣而生。而生氣總以胃氣為本。食入于陰。長氣于陽。晝夜循環(huán)。周于內(nèi)外。一息不運。便有積聚?;蛎洕M不食?;蛏盗麸嫛R蚨∪庀?。喘咳嘔噦。諸證蜂起。而神機化絕矣。四君子。氣分之總方也。人參致沖和之氣。白術(shù)培中宮。茯苓清治節(jié)。甘草調(diào)五臟。諸氣既治。病從何來。然撥亂反正。又不能無為而治。必舉夫行氣之品以輔之。則補品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陳皮以利肺金之逆氣。半夏以疏脾土之濕氣。而痰飲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滯氣。砂仁以通脾腎之元氣。而郁可開也。四君得四輔。而補力倍宣。四輔有四君。而元氣大振。相須而益彰者乎。

滑可去著

滑者。潤澤之謂也。從大便降之。視泄劑較輕些。

芍藥湯

治滯下赤白便膿血。后重。

初痢多宗芍藥湯。芩連檳草桂歸香。(芍藥三錢。黃芩黃連當歸各八分。肉桂三分。甘草檳榔木香各五分。水煎服。痢不減。加大黃。)須知。(調(diào)氣。兼。行血。后重便膿自爾康。

痢不陳修園曰。此方原無深義。不過以行血則便膿自愈。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立法。方中當歸白芍以調(diào)血。木香檳榔以調(diào)氣。芩連燥濕而清熱。甘草調(diào)中而和藥又用肉桂之溫。是反佐法。

芩連必有所制之而不偏也?;蚣哟簏S之勇。是通滯法。實痛必大下之而后已也。余又有加減之法。肉桂色赤入血分。赤痢取之為反佐。而地榆、川芎、槐花之類。亦可加入也。干姜辛熱入氣分。白痢取之為反佐。而蒼術(shù)砂仁茯苓之類。亦可加入也。方無深義。羅東逸方論。

求深而反淺。

脾約丸

治臟腑不和。津液偏滲于膀胱。以致小便多。大便秘結(jié)者。

燥熱便難脾約丸。芍麻枳樸杏黃餐。(白芍、火麻仁、杏仁、去皮尖、枳實、濃樸、姜炒各五兩五錢蒸大黃十兩。煉蜜丸如桐子大。白湯送下二十丸大便利即止。)潤而甘緩存津液。溺數(shù)腸干陳修園曰物之多脂者??梢詽櫾?。故以麻仁為君。杏仁為臣。破結(jié)者必以苦故以大黃之苦寒。芍藥之苦平為佐。行滯者必順氣故以枳實順氣而除痞。濃樸順氣以泄?jié)M為佐。以蜜為丸者。取其緩行而不驟也。

更衣丸

更衣丸用薈砂研。滴酒為丸服二錢。(朱砂五錢。研如飛面蘆薈七錢研細。滴酒和丸。

每服一錢。好酒送下。)陰病津枯腸秘結(jié)。交通水火妙通玄。

柯韻伯曰。胃為后天之本。不及固病。太過亦病。然太過復(fù)有陽盛陰虛之別焉。兩陽合明而胃家實。仲景制三承氣下之。水火不交而津液亡。前賢又制更衣丸以潤之古人入廁必更衣。故為此丸立名用藥之義。以重墜下達而奏功。朱砂色赤為火。體重象金。味甘歸土。性寒類水。為丹祖永母。能輸坎以填離。生水以濟火。是腎家之心藥也。配以蘆薈黑色通腎。

苦味入心。滋潤之質(zhì)。可轉(zhuǎn)濡胃燥。大寒之性。能下開胃關(guān)。此陰中之陰。詢?yōu)槟I家主劑矣。

合以為丸。有水火既濟之理。水土合和之義。兩者相須。得效甚宏。奏功甚捷。真匪夷所思矣。

礞石滾痰丸

治實熱老痰之峻劑。虛寒者不宜用。

隱君遺下滾痰方。礞石黃連及大黃。少佐沉香為引導。頑痰怪癥力能匡。(青礞石三兩。

用焰硝一兩。同入瓦KT。鹽泥固濟。至石色如金為度。水飛過。大黃酒蒸。黃芩酒洗。

各八兩。沉香一兩。為末水丸。姜湯下。量虛實服。服過咽即便仰臥。令藥徐徐而下。半日不可飲食行動。待藥氣自胃口漸下二腸然后動作飲食。服后喉間稠粘壅塞。乃藥病相拒故也。

少頃藥力到自愈)柯韻伯曰脾為生痰之原。肺為貯痰之器此無稽之談也。夫脾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

而水津又上輸于肺。焉能凝結(jié)而為痰。惟腎為胃關(guān)。關(guān)門不利。故水聚而泛為痰也。則當曰腎為生痰之原。經(jīng)云。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陽走五臟。濁陰歸六腑。肺為手太陰。獨受諸氣之清。而不受有形之濁。則何可貯瘦。惟胃為水谷之海。萬物所歸。稍失轉(zhuǎn)輸之職。則濕熱凝結(jié)為痰。根據(jù)附胃中而不降。當日胃為貯痰之器。斯義也。惟王隱公知之。故治老痰之方。不涉脾肺。而。責。之。胃。腎。二黃礞石。稟中央之黃色。入通中宮者也。黃芩能清理胃中無形之氣。大黃能蕩滌胃中有形之質(zhì)。然痰之為質(zhì)。雖滑而粘。善棲泊于腸胃曲折之處而為巢穴。不肯順流而下。仍得綠涯而升。故稱老痰。二黃以滋潤之品。只能直行而泄。

欲使委曲而導之。非其所長也。故選金石以佐之。礞石之燥。可以除其濕之本。而其性之悍。

可以迅掃其曲折根據(jù)伏之處。使?jié)岱x不得臟滯而少留。此滾痰之所由名乎。又慮夫關(guān)門不開。

仍得為老痰之巢臼。沉香為扎方之色。能納氣歸腎。又能疏通腸胃之滯。腎氣流通。則水垢不留。而痰不再作。且使礞石不粘著于腸。二黃不傷及于胃。一舉而三善備。所以功效若神也。

指迷茯苓丸

治中脘留伏痰飲。臂痛難舉。手足不得轉(zhuǎn)移。

指迷最切茯苓丸。風化芒硝分外看。枳半合成四味藥。停痰伏飲勝靈丹。(半夏制二兩。

茯)柯韻伯曰。痰飲之本。皆水也。水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此自陽入陰也。脾氣散精。上歸于肺。此地氣上升也。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是天氣下降也。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

是水入于經(jīng)。而血乃成也。若陰陽不和。清濁相干。胃氣亂于中。脾氣難于升。肺氣滯于降。而痰飲隨作矣。痰與飲同源。而有陰陽之別。陽盛陰虛。則水氣凝而為痰。陰盛陽虛。則水氣溢而為飲。除痰者。降氣清火是治其標。補陰利水是治其本也。滌飲者。降氣燥濕是治其標。溫腎利水是治其本也。此方欲兼兩者而合治之。半夏燥濕。茯苓滲濕。風硝軟堅。枳殼利氣。別于二陳之甘緩。遠于礞石之峻悍。殆攻中之平劑歟。

○澀可固脫

原標題:時方歌括
上一篇:長沙方歌括下一篇:時方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