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古籍 > 清朝 > 正文

外科大成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8/5/28

自敘

余賦質椎魯。家世業(yè)儒。舞象時即肄力于八股之間。學未窺斑而嚴君見背。時先師戴望之以明經(jīng)高等擅岐黃業(yè)。語余云。先正有言。不為良相。則為良醫(yī)。治生即治世也。子盍圖之。遂奮志攻苦。一切桐君之所秘。雷公之所傳。瓊函寶笈。靡不搜采。大約內科一門。前賢之論述似詳且盡。而外科諸書?;虿┒岩??;螂[而未備。鶴長鳧短。豕腹龍頭。心竊疑之。簡練揣摩。少有弋獲。幸而入侍內庭。謬承委試。奏功甚多。然亦并無他術。惟能辨氣稟有濃薄之殊。風土有寒溫之異。今所不經(jīng)見之異癥。古所不必有之奇方。驅一己匠心。變通于前輩之遺意。日積月累。未能成帙。庚子春。先慈棄世。讀禮之余。悉取諸書而折衷之。有言癥而不言脈者。有圖形象定名色而不分穴次者。有辨大毒而忽小者。有小毒反詳而大毒反略者。紊亂無次。未可枚舉。僭為考訂。匯成一書。重者刪之。缺者補之。訛者正之。亂者緒之。其法首列六脈。則邪正虛實若眉分。次列三因。則病源若犀照。再次則列陰陽善惡生死順逆之訣。辨之則吉兇立判再次則列腫瘍潰瘍二治,則先后治法內外諸方無不具矣。又按部位分經(jīng)絡定穴次辨名色。各列于后焉。其調理總不外乎前腫潰二治之中。其稍異者則列本癥之下。以補缺略也。其中又有內外相似者。又列各門于本部之后。以便參考。少贅以區(qū)區(qū)之一得。是集也。辨癥辨名從博。雖微疵悉備而不遺。用藥用方從約。在單刀直入以取效。至于獨悟之心法。不傳之秘方。皆為一盤托出。不復珍惜。嗟乎。自古用藥者如用兵。兵有以正勝、奇勝、多勝、寡勝、車勝、騎勝、舟勝、五花勝、八陣勝。在審其勢之所必用。故一發(fā)而奏功。攻毒者如攻賊。賊必有穴。即左洞庭。右太行。鐵壁千層。羊腸九疊。而察其穴之所必在。馳一旅可以受縛奏凱之續(xù)。豈曰小成。因名其集曰外科大成。以公天下。坤也不敏。大成詎敢易名哉。不過因累積之功而統(tǒng)言之耳。爰使天下之人。偶有滑和之患。開卷了然。可以盡謝醫(yī)師矣。烏得云以書為御者。不盡馬之情耶。因縷述一腔之苦衷如下。不敢乞光于大人先生之鴻藻。弁端以張楚。


時康熙四年歲在乙巳仲秋之吉太醫(yī)院御醫(yī)燕越祁坤廣生甫識。


源家世山陰。習儒學。自家忠敏公殉前明難后業(yè)醫(yī)。先王父廣生公、幼敏悟。通儒書。諸子旁流。靡不詳究其義。更以外科醫(yī)世鮮精者。尤加考求。冥搜幽索。遂盡其奧。膺世祖章皇帝召。以御醫(yī)侍值內庭。

先王父性謹慎自重。圣祖仁皇帝尤嘉信之。賜與優(yōu)渥。累擢太醫(yī)院判官。遇休沐。兀坐一室。先大人昭遠公與諸伯叔侍。環(huán)列惟醫(yī)家書。發(fā)疑問難。校折衷。隆寒盛暑。常丙夜。乃命就寢。在直廬?;蛑幸褂械?。必索火記之。會丁曾王母憂家居。更簡練揣摩。訂為書。顏之曰外科大成。凡四卷。部類三十有二。鋟而藏其板于家。是時先大人亦以御醫(yī)侍值內庭。性實介慎。歷事圣祖仁皇帝世宗憲皇帝。兩朝恩眷特殊。贈太醫(yī)院判官。憶源方垂髫。先大人即以大成課源兄弟。而冢兄弘濤早世。季弟國興成戊戌進士。乃心王事。又不果卒業(yè)。先大人嘗訓源曰、嗣我家學人。其惟汝乎。源不肖。惟恐不克仰承。用是黽勉。

不敢自逸。于今五十余年。己未冬。今上諭太醫(yī)院判官吳謙等纂醫(yī)宗金鑒一書。以源世外科醫(yī)。

欽命纂修。源識谫學陋。何所與能。惟竊取先王父大成之意旨而敷揚之耳。而謬叨優(yōu)錄。感愧交并。嗟夫、醫(yī)者意也。意之所之。死生系焉。矧外科之六脈三因。陰陽善惡。端雜緒棼。黍粟不辨。有失之尺丈而不知者。是編也。義晰辭明。字釋句解。部分類別。領挈綱提。瘡瘍之微者無不載。方法之善者無不備。集曰大成。洵可謂集外科之大成也與。源年屆七旬。兩兒邦相邦柱俱駑鈍。深懼先業(yè)失傳。緣命坊人印行海內。非特業(yè)是科者。有所式循。庶幾先王父之精神學問。亦不至湮沒云爾。


時乾隆歲次癸亥秋七月既望孫男宏源敬識

癰疽之脈

粵稽炎農御世。而醫(yī)之名始立。夫醫(yī)者濟世之統(tǒng)名也。名雖一而實有內外科之異也。科之分有內外。

蓋因人之疾有內外故也。因其疾以命醫(yī)。神而明之。則因內可以推外。由外可以測內。精微之理。豈易言哉。胡為乎今之重于內者精其內。而瘡科或有所遺。專于外者精其外。而方脈或有未諳。斯二者誠未合乎中庸之道。不幾失先正之薪傳乎。故惟仁者之心。深長周密。思欲兼之而無遺內遺外之憾者。

必先以脈為首務也。靈樞經(jīng)云。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嗟嗟。神其難言也。夫誠以病在臟腑。不能以告人而脈告之。脈不能以接人而指接之。則是脈也者。乃天真委和之氣。非圖可狀。非言可傳。維在人之會心而已。獨不見王叔和之脈經(jīng)乎。王忠父之脈旨乎。李瀕湖之脈學。戴同父之刊誤等書乎。寓之于目。悟之于心。措之于指。運之于意。于是乎病之淺深無不彰明較著也哉。是以診脈之道。不易精也。因其不易精而竟忽之。其誤天下也多矣。爰采脈學歌訣。辨脈之形象。并遴外科腫潰脈法辨癥之順逆。顏之卷首。聊補學人上達之功云爾。

癰疽之脈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脈。來時雖盛去悠悠。浮脈輕平似捻蔥(虛)來遲大豁然空。浮而柔細為(濡)脈(散)似楊花無定蹤。腫瘍?yōu)樘摓轱L。潰瘍?yōu)樘撘搜a沉沉幫筋骨自調勻(伏)則推筋著骨尋。沉細如綿真(弱)脈弦長實大是(牢)形。腫瘍?yōu)樾皻馍睢優(yōu)檫z毒在內。


遲來一息至惟三。陽不勝陰氣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陰須益火之源。脈來三至號為遲。小駛于遲作(緩)持。遲細而難知是(澀。)浮而遲大以(虛)推。

腫瘍?yōu)楹疄樘?。潰瘍亦為寒為虛?/span>


數(shù)

數(shù)脈息間常六至。陰微陽盛必狂煩。浮沉表里分虛實。惟有兒童作吉看。數(shù)比平人多一至。(緊)來如數(shù)似彈繩。數(shù)而時止名為(促。)數(shù)見關中(動)脈形。數(shù)脈為陽熱可知。只將君相火來醫(yī)。實宜涼瀉虛宜補。肺病秋深卻畏之。

腫瘍?yōu)闊?。?shù)而洪者欲膿。潰瘍?yōu)椴∵M。數(shù)甚者難醫(yī)。


滑脈如珠替替然。往來流利卻還前。莫將滑(數(shù))為同類。數(shù)脈惟看至數(shù)間。

腫瘍?yōu)闊釣樘?。潰瘍?yōu)闊釣樘摗樾皻馕赐恕?/span>


細遲短澀往來難。散止依稀應指間。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蠶食葉慢而艱。參伍不調名曰澀。輕刀刮竹短而難(微)似杪芒微甚。浮沉不別有無間。

腫瘍?yōu)闅鈱崥鉁?。潰瘍?yōu)檠?。為脈病相應。


舉之遲大按之松。脈狀無涯類谷空。莫把(芤)虛為一例。芤來浮大似慈蔥。

腫瘍宜內托。潰瘍宜大補。


浮沉皆得大而長。應指無虛強。熱蘊三焦成壯火。通腸發(fā)汗始安康。實脈浮沉有力強。(緊)來彈索轉無常。須知(牢)脈幫筋骨。實大微弦更帶長。

腫瘍?yōu)樾皻馓?。潰瘍?yōu)樾皻獠煌恕?/span>


過于本位脈名長。(弦)則非然但滿張。弦脈與長爭較遠。良工尺度自能量。

腫瘍?yōu)橛杏?。宜內消潰瘍?yōu)闅庵蝿t易愈。


兩頭縮縮名為短。(澀)短遲遲細且難。短澀而浮秋喜見。三春為賊有邪干。

腫瘍?yōu)樵獨獠蛔?。潰瘍?yōu)榇筇撘舜笱a。


脈來洪盛去還衰。滿指滔滔應夏時。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陽散火莫狐疑。洪脈來時拍拍然。去衰來盛似波瀾欲知(實)脈參差處。舉按弦長堅。

腫瘍?yōu)闊崾?。宜宣熱拔毒。壯實者下之。潰瘍?yōu)樾皻馐ⅰK幹煌苏唠y愈。


微脈輕微瞥瞥乎。按之欲絕有如無。微為陽弱(細)陰弱。細比于微略較。

腫瘍?yōu)樘?。服藥漸充者佳。潰瘍亦為虛。若微而勻者為脈病相應。


舉如轉索切如繩。脈象因之得緊名??偸呛皝碜骺?。內為腹痛外為疼。

腫瘍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蛴型刺?。是為癰疽。潰瘍主氣沉滯。為有外寒。


緩脈阿阿四至通。柳梢裊裊輕風。欲從脈里求神氣。只在從容和緩中。

腫瘍?yōu)樘?。潰瘍?yōu)橛形笟狻槊}病相應。


中空傍實乃為芤。浮大而遲虛脈呼。芤更帶弦名曰(革。)血亡芤革血虛虛。

腫瘍?yōu)檠?。潰瘍?yōu)槊}病相應。


弦來端直似絲弦。(緊)則如繩左右彈。緊言其力弦言象。(牢)脈弦長沉伏間。

腫瘍主血氣不和。為痛。潰瘍?yōu)檠?。雙弦為賊邪侵脾。加數(shù)則危矣。


革脈形如按皮。芤弦相合脈寒虛。女人半產(chǎn)并崩漏。男子營虛或夢遺。


弦長實大脈牢堅。牢位常居沉伏間。(革)脈芤弦自浮起。革虛牢實要詳看。

腫瘍?yōu)樾笆?。潰瘍?yōu)樾皻獠煌恕?/span>


浮而柔細知為濡。沉細而柔作(弱)持。(微)則浮微如欲絕。(細)來沉細近于微。


弱來無力按之柔。柔細而沉不見浮。陽陷入陰精血弱。白頭猶可少年愁。

腫瘍宜托里。潰瘍?yōu)槊}病相應。宜補。


散似楊花散漫飛。去來無定至難齊。產(chǎn)為生兆胎為墮。久病逢之不必醫(yī)。散脈無拘散漫然。濡來浮細水中綿。浮而遲大為虛脈。芤脈中空有兩邊。

腫瘍?yōu)闅馓摬皇?。潰瘍獨見者死?/span>


細來累累細如絲。應指沉沉無絕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卻相宜。

細為氣聚血少。有此癥者逆。


伏脈推筋著骨尋。指間才動隱然深。傷寒欲汗陽將解。厥逆臍疼癥屬陰。

腫瘍?yōu)殛幹蟹栃?。潰瘍?yōu)殛柗幹小閮任g。為流注浸淫。難治。宜溫補。


動脈搖搖數(shù)在關。無頭無尾豆形團。其原本是陰陽摶。虛者搖兮勝者安。

動主痛。陽動汗之。陰動溫之。


促脈數(shù)而時一止。此為陽極欲亡陰。三焦郁火炎炎盛。進必無生退可生。

腫瘍?yōu)闊釣椴∵M。潰瘍?yōu)闊岵煌恕u進者死。


結脈緩而時一止。獨陰偏勝欲亡陽。浮為氣滯沉為積。汗下分明在主張。

腫瘍?yōu)闅饨Y。潰瘍?yōu)闅獠徽{。則危。


動而中止不能還。復動因而作代看。病者得之猶可療。平人卻與壽相關。數(shù)而時止名為(促)緩止須將結脈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結生代死自殊途。兩動一止三四日。三四動止應六七。五六一止七八朝。次第推之自無失。

腫潰俱不利。

脈數(shù)不時見。當生惡瘡。脈數(shù)身無熱。內有癰膿。脈數(shù)應當發(fā)熱而反惡寒。若有痛處。當發(fā)癰。

脈浮而數(shù)。腫在外。宜先托里??中叭雰?。脈沉而實。宜先疏通。以絕其源。脈不浮不沉。無內外癥。知其在經(jīng)。宜和榮衛(wèi)。

脈數(shù)發(fā)熱而痛者發(fā)于陽。脈不數(shù)不發(fā)熱而痛者發(fā)于陰。

癰脈宜洪大而數(shù)。若沉緊者死。疽脈宜沉而實。若浮洪而散者死。

癰疽無脈者氣閉也。宜行氣。其脈自見。

癰疽之源

人身之氣血。與天地同流。人身之經(jīng)絡。與晝夜同度。茍或六淫之感。七情之傷。飲食不時。房勞不節(jié)。致使陰陽乖錯。榮衛(wèi)蘊結而成癰者??偛怀鲇谌?。故以三因首例

癰疽之源

運氣癰疽有四。

一曰、火熱助心為瘡瘍。經(jīng)曰。少陰所至為瘍疹。又云。少陰司天。熱氣下臨。肺氣上從。甚則瘡瘍。又云。少陰司天之政。補之氣。寒乃始。陽氣郁。炎暑將起。中外瘡瘍。又云。少陽所至為瘡瘍。又云。少陽司天之政。

風熱參布。太陰橫流。寒乃時至。民病寒中。外發(fā)瘡瘍。初之氣。候乃太溫。其病膚腠中瘡。二之氣?;鸱从?。

其病熱郁于上。瘡發(fā)于中。三之氣。炎暑至。民病膿瘡。又云。太陽司天之政。初之氣。氣乃太溫。肌腠瘡瘍。

此皆?;?。病之淺也。又云。少陰司天。熱淫所勝。甚則瘡瘍。又云。少陰司天。客勝。甚則瘡瘍。又云。少陰之復。病疹癰疽痤痔。又云?;鹛^曰赫義。其病瘡疽血流。又云。火郁之發(fā)。民病瘡瘍癰腫。此是邪變。病之甚也。

二曰、寒邪傷心為瘡瘍。經(jīng)曰。太陽司天。寒淫所勝。血變于中。發(fā)為癰瘍。病本于心。又云。太陽司天之政。

三之氣。寒氣行。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又云。陽明司天之政。四之氣。寒雨降。民病癰腫瘡瘍是也。

三曰、燥邪傷肝為瘡瘍。經(jīng)曰。木不及曰委和。上商與正商同。其病支發(fā)癰腫瘡瘍。邪傷肝也。又云。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瘡瘍痤癰。病本于肝是也。

四曰、濕邪瘡瘍。經(jīng)曰。太陰司天。濕氣變物。甚則身后癰。又云。太陰之勝?;饸鈨扔簟/彲冇谥?。流散于外是也。

上四條天行時氣也。此由外感。故曰外因。然外來之因。則肌肉血脈筋骨受之。其見癥多寒熱交作。筋骨疼痛。及濕痰流注。風濕風溫。時毒等類。治宜發(fā)之。如蒼術復煎散、紺珠丹之類。經(jīng)云。汗之則瘡已。使榮衛(wèi)通行。邪氣不得干于內也。又云。陽氣者。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又云。此寒氣之種。八風之變。四時之病。以其勝者治之。此亦外因也。

癰疽之源

經(jīng)云。氣宿于經(jīng)絡。與血俱澀而不行。壅結為癰疽。不言熱之所作而后成癰者。為由七情內郁而成。或兼竭力房勞。陰虛所致。又云。形樂志苦。病生于內。此由內傷。故曰內因。然內傷之因。則五臟受之。其見癥瘡多堅硬。根蒂深固。二便不調。飲食少進。外軟內堅。平陷無膿。表實里虛。毒多難出。治宜托里以培其本。禁用驅熱、拔毒、汗下之劑。書云。才得腫痛。參之脈癥。但有虛弱。便與滋補。氣血無虧。可保終吉。經(jīng)云。肺乘肝則為癰。又云。腎移寒于肝。癰腫少氣。脾移寒于肝。癰腫筋攣。此臟腑之變。亦屬內因也。臟腑之變。乃八風之變。皆寒癰例也。其形堅硬如石?;蚱げ蛔兩??;蚰碇煌?。治宜溫補以回其陽。如參、附、、術之類是也。

次第

凡看大瘡。先以見標日為始。至今幾日??疮徟c日期可否。次看受病之源。出何部位。屬何臟腑。再辨陰陽老幼并氣血之盛衰。再次方診脈之虛實順逆以決其終。

虛實

凡毒先視其頂高起者為氣盛。根束者為血盛。又視其色暈。要交會分明為元氣盛。而邪無散慢也。高腫者屬陽。原無深毒。治宜托里以速其膿。忌用內消。反難作潰。漫腫平塌者元氣本虛。急宜溫補催毒出外。忌用汗下。庶無變癥。

初起頂平根散。色黯微腫。不熱不疼。身體倦怠者逆。已成腫堅。色紫。不作膿不腐潰。惟口干。多煩躁者逆。已潰皮爛。內堅不潰。腫仍不消。痛仍不減。心煩者逆。潰后膿水清稀。腐肉雖脫。新肉不生。色敗臭穢者死。初起元氣未虛。癥脈俱實者。治當迎刃而解。若懼悍怕。定不能決于危急之時。惟在中病則已。所謂藥不瞑眩。厥疾不瘳。久病元氣虛者??v有余癥壞癥。又當先固其本而后調之和之散之。所謂勢孤則守。本立而道生也。經(jīng)云。督脈經(jīng)虛從頂出。膀胱經(jīng)虛從背出。陽明經(jīng)虛從髭出。是知瘡瘍諸毒。由虛而出也。治惟藉熱以發(fā)之。雖陽癥熱痛。亦宜溫藥稍助微涼以濟之。斯為穩(wěn)當。

腫瘍諸癥。不論首尾。但見腫赤。煩躁引冷。便閉作渴。脈洪實數(shù)者。為之五實。此邪氣在里。治宜攻利。如內疏黃連湯之類以杜其源。如身涼肢冷。瀉利腸鳴。嘔吐食少。脈細者。為之五虛。此元氣不足。治宜滋補。如托里消毒散、十全大補湯之類。以培其本。五實者雖在嚴寒之時。必用大苦寒之藥瀉其陽以救其陰。五虛者雖在盛暑之時。必用大辛熱之藥。散其陰以回其陽。經(jīng)云。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有假者反之。雖違其時。

必從其癥。又云。治病必察其下。為時下之宜也。

順逆

初起七日之前?;蛞丫闹?。未服他藥者。宜蟾酥丸或紺珠丹汗之。如汗之不出。由毒瓦斯盛表里閉密之故。則外兼神燈照法、桑柴烘法。能使已成者自潰。不脫者自脫。助湯劑合表里以成功。烘后以膏蓋頂上。提膿拔毒以御風寒。其根腳發(fā)腫。又在敷貼之力以束根本。若潰后者。則用鐵桶膏圍束瘡口。庶不開大。如陽瘡腫痛。七日以后。自有黃色稠膿相粘膏上。每日用蔥湯洗之。換膏貼之。其正膿出在十一日前后。如未經(jīng)灸者。內膿將結之際。皮濃無頭而難穿者。用玄珠膏涂頂上。黑膏蓋之。三五日膿從毛孔吸出。久之列界。其腐成片而落。其內肉已平。則換生肌藥。已潰而瘀腐不去者涂之。去腐如割。且無痛苦。

勝他藥多矣。然必賴內托之功。方獲捷效。

毒至十日以外。瘡雖不腐。而紅腫痛者。由元氣不能充足?;蚴в谘a托。或誤用寒涼。或蓋覆不暖所致。治宜托里大補。以得膿為效。若瘡口出黑血。遍身汗出。乃補托之征也。如期不作腐潰。形尚堅硬。乃瘡根閉固。為陰陽相半之癥。必用神妙拔根法。不致內攻。倘內有膿。又便易出。

又以十五日至二十一日為期。過此外者。縱有稀膿。誠難歸結。若無膿。為純陰不治。故陽瘡以十四日為關。陰瘡以二十一日為節(jié)。斯時務要膿出勢定。不可過釀。候膿出方自腐脫。腐脫方自生肌。生肌方自收斂。收斂方自瘡平。此瘡之關節(jié)次第也。如期不得膿者。后必多變。用藥之法。初起以散腫內消為主。已潰以排膿斂毒為主。膿盡以去腐內塞為主。腐盡以生肌敷痂為主。此治瘡之定例也。

標本

夫癥之有標本。如五運為本。六氣為標。五臟為本。六腑為標。初病為本。傳病為標。元氣為本。病氣為標。

治宜本而標之。如有嘔吐、泄瀉、食少、不寐等癥。宜先治之。所謂內癥愈而外癥易瘥。是標而本之也。仍兼外治。

標使治宜如腫瘍初起。審癥處方。必以一藥為標使。如神授衛(wèi)生散用金銀花、當歸。蒼術復煎散用蒼術。十全大補湯用夏枯草。蠟礬丸用菊花湯。通圣散用漏蘆之類。每用一兩煎湯。復煎群藥。其應如響。此飛霞子之秘訣也。溪云。阿膠飲、牛膠丸。屬金屬土。補肺氣實大腸。壯胃止瀉。黃蠟丸入大腸有補。

國老膏化毒行經(jīng)。遠志酒、金銀花酒。皆有補性。歸血歸心。善用者以之配入。腫瘍之散結。潰瘍之補虛。

亦奏捷效。宜觸類而長之可也。又如諸毒生于巔頂者。諸藥俱宜酒浸、酒炒、酒煎、酒服。為使為因。所為在上者因而射之也。

論治

書云。汗之則瘡已。為外有六經(jīng)之形癥。內無便溺之阻隔。飲食如故。清便自調。知不在里也。左脈洪緩。

關脈帶弦。外感客邪也。故宜汗之。使榮衛(wèi)通邪氣去矣。如冬月寒致腠理。必用辛溫之劑以托之。如托里溫中湯、紺珠丹之類。又云。助表不以取汗為功。為蟾酥、朱砂、雄黃等解毒之類。乃取汗之峻劑也。又云。瘡家雖不疼痛。不可發(fā)汗。汗之則痙。為無表癥也。即有表癥。然亦不可大汗。大汗則表虛不膿。后必難治。汗出不利小便。汗止則陽氣復。小便自利也。

腫瘍時見五實者。為邪氣在里。宜寒涼藥攻利之。如內疏黃連湯之類。次以托里排膿之藥補之。潰瘍時雖有口干便閉等癥。由內亡津液所致。必脈細而數(shù)。口和而干。食少喜熱。乃虛火也。惟補氣血。養(yǎng)津液。健脾胃。則二便自和。庶無變癥。如小便閉。雖腫瘍時。不必豬苓、澤瀉以導水。惟用參、、歸、芍及托里消毒散消息之。自效。瘡瘍面赤?;鹩粢?。發(fā)之。見風脈風癥者。散之。大便燥急者。潤之。郁冒者。為昏迷也。俱宜汗之。以上之癥。慎不可下。是以瘡瘍惟在閉而不結。通而不瀉為規(guī)。

瘡瘍作嘔。不問已潰未潰。惟以脈實而數(shù)喜飲冷者。為毒瓦斯內攻。下之。脈弱而喜溫者。為陽氣不足。補之。身熱而欲衣者。熱在皮毛。寒在骨髓。溫之。身不熱而欲去衣者。寒在皮毛。熱在骨髓。清之。

寒熱虛實。皆能為痛。止痛之法。殊非一端。如熱毒痛者。下之。便閉作痛者。導之。瘀血作痛者。和之。更以桑柴烘之。寒邪作痛者。溫散之。濕腫強痛者。滲導之。燥搐攣痛者。滋潤之。勞而作痛者。益之。膿脹作痛者。針之。膿出反痛者。虛也。補之。瘀腐蝕痛者。去之。穢氣觸痛者。和之。風寒逼痛者。溫散之。隨癥施之。

其痛自止。不必拘拘于乳、沒也。又瘡瘍不可不痛。不痛為胃氣虛極也。不治。不可大痛。兼煩悶者不治。

再麻癢者。更為惡候。

腫時不食為痛傷胃氣。潰后痛止。自能食也。垣云。瘡瘍食肉。反補胃氣。乃自棄也。此禁之膏粱丹石之變。非藜藿及虛弱者之通論也。若脾胃弱者。即有所禁忌。亦當少與之。不與。則逆其胃氣。反不思食。禁忌之要。在生冷傷脾。硬物難化。肥膩滑腸。惟宜斟酌與之可也。又服藥后忌飲冷水。犯之效遲。膿必再作。

腫瘍主治方

神授衛(wèi)生湯

治癰疽發(fā)背。腦疽對口。丹瘤瘰。惡毒疔瘡。濕痰流注。及外科一切瘡癥。但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能宣熱散風。行瘀活血。解毒消腫。疏通臟腑。且藥性平和。功效甚速。誠外科首用方也。

羌活(八分)防風白芷穿山甲(土炒研)沉香紅花連翹石決明(各六分)金銀花皂角刺歸尾甘草節(jié)花粉(各一錢)乳香(五分)大黃(二錢酒拌炒脈虛便利者不用)水二碗。煎八分。病在上部。先服藥。隨后飲酒一杯。病在下部。先飲酒一杯。隨后服藥。以行藥勢。


內消活雪湯

治發(fā)背。并五臟內癰。尻臀諸腫。大小腸癰。肛門臟毒初起。但未出膿。堅硬疼痛不可忍者并服。

青皮陳皮乳香沒藥連翹黃當歸甘草節(jié)白芷射干天花粉穿山甲貝母白芍金銀花皂角刺(各八分)木香(四分)大黃(二錢)水、酒各一碗。煎至八分。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


內疏黃連湯

治癰疽腫硬。發(fā)熱作嘔。大便秘澀。煩躁飲冷。噦心煩。舌干口苦。六脈沉實有力。此邪毒在臟也。急宜服此以內除之。使邪氣不得傳變經(jīng)絡。

木香黃連山梔當歸黃芩白芍薄荷檳榔桔梗連翹(各一錢)甘草(五分)大黃(二錢)水二茶鐘。煎八分。食前服。加蜜二匙亦可。


立應紺珠丹

治癰疽疔毒。對口發(fā)頤。風濕風溫。濕痰流注。附骨陰疽。鶴膝風癥。左癰右瘓。口眼斜。

半身不遂。氣血凝滯。遍身走痛。步履艱辛。偏墜疝氣。偏正頭痛。破傷風牙關緊閉。截解風寒。無不應效。

茅術(八兩)全蝎石斛明天麻當歸甘草(炙)川芎羌活荊芥防風麻黃北細辛川烏(湯泡去皮)草烏(湯泡去皮尖)何首烏(各一兩)明雄黃(六錢)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藥一兩分作四丸。一兩作六丸。一兩作九丸三等。做下以備年歲老壯病勢緩急取用。預用朱砂六錢。研細為衣。瓷罐收貯。如惡瘡初起。二三日之間?;虬b疽已成至十朝前后。但未出膿者。狀若傷寒。頭痛煩渴。拘急惡寒。肢體疼痛。惡心嘔吐。四肢沉重?;秀睈瀬y。坐臥不寧。皮膚壯熱。又治傷寒四時感冒傳變疫癥。但惡寒身熱表癥未盡者。俱宜服之。用連須大蔥白九枝煎湯一茶鐘。將藥一丸乘熱化開。通口服盡。被蓋出汗為效。如服后汗遲。再用蔥白湯催之。后必汗如淋洗。漸漸退下。覆蓋衣物。其汗自收自斂?;颊咦匀凰?。其病如失。但病未成者隨即消去。已成者隨即高腫潰膿。如諸疾無表癥相兼。不必發(fā)散者。只用熱酒化服。此方原載于諸風癱瘓門。予每用之發(fā)散瘡毒。其功甚捷。故移錄于此。詳觀此方。治腫瘍甚效者何也。凡瘡皆起于榮衛(wèi)不調。氣血凝滯。乃生癰腫。觀此藥性專發(fā)散。又能順氣搜風。通行經(jīng)絡。所謂結者開之。況瘡毒又乃日積月累結聚所發(fā)。茍非甘溫辛熱發(fā)泄以汗疏通。安能得效。所謂發(fā)散不遠熱。正合此方之意。無謬也。服后。避風。當食稀粥。忌冷物房事。孕婦勿服。


雙解復生散

治癰疽發(fā)背。諸般腫毒。初起憎寒發(fā)熱。四肢拘急。內熱口干。大小便秘。宜此藥發(fā)表攻里。并效。

荊芥防風川芎白芍黃麻黃甘草(五分)薄荷山梔當歸連翹滑石金銀花羌活人參白術(各八分)大黃芒硝(各二錢)水二碗。如表癥甚者加姜三片。蔥頭二莖。里癥甚者臨服加生蜜三匙和服。此發(fā)表攻里。為雙解藥也。


內消散

治癰疽、發(fā)背。對口、疔瘡、乳花。百種無名腫毒一切歹瘡。此藥能令內消?;緸楹谒男”愣?。勢大者雖未全愈。亦可轉重就輕。移深居淺。

金銀花知母貝母天花粉白芨半夏穿山甲皂角刺乳香(各一錢)水、酒各一碗。煎八分。隨病上下。食前后服之。留藥渣搗爛。加秋芙蓉葉細末一兩。白蜜五匙。同渣調敷瘡上。一宿自消。重者再用一服。忌口效。


清熱消風散

治癰疽諸毒。瘡腫已成未成之間。外不惡寒。內無便秘。紅赤高腫。有頭痛。宜服此藥和解之。

防風川芎當歸黃芩白芍天花粉金銀花連翹紅花柴胡蒼術陳皮黃角刺(各一錢)甘草(五分)水二茶鐘。煎八分。食遠服。婦人加香附童便炒。以上七方。癰疽七日以前。瘡勢未成。形體壯實。表里之癥相合者。宜服。病退即已。如過七日以后。情勢已成。便宜用后托里等藥。催毒在外以速其膿。禁前表下之藥。損傷元氣。致生多變矣。


內固清心散

治癰疽發(fā)背。對口疔瘡。熱甚痛。煩躁飲冷。有此癥者。可預防毒瓦斯內攻。當服此藥。庶不變癥。

茯苓辰砂人參玄明粉白豆蔻甘草乳香明雄黃(各二錢)冰片(一錢)真豆粉(二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五分。蜜湯調下。不拘時候。


護心散

治瘡毒內攻??诟蔁┰?。惡心嘔吐者。宜用此藥。

真豆粉(一兩)乳香(凈末三錢)朱砂(一錢)甘草(末一錢)上共研極細。每服二錢。白滾湯調服。早晚二次。


琥珀蠟礬丸

治癰疽發(fā)背。已成未膿之際??侄就咚共荒芡獬?。必致內攻。預服此丸。護心護膜。散血解毒。未潰能消。已潰即合。并治粉瘤、瘰、痰核。及遍身瘡如蛇頭楊梅結毒。痔漏鼻痔。能祛毒化膿。生肌補漏。

白礬(一兩二錢)黃蠟(一兩)雄黃(一錢二分)朱砂(一錢二分)琥珀(一錢另研)蜂蜜(一錢臨入)或再加滴乳石(二錢)土貝母(六錢)麻油(二錢)上為末。將蠟溶化。離火。候四邊稍凝時。入藥攪勻。乘熱搓成粗條。懸火上烘軟丸之。安豆大罐收?;蛞灾焐盀橐?。每服三錢。白滾水、黃酒任下。甚者早晚各進一服。

癰疽勢甚者。將白礬末入蜂房孔內令滿。紙包泥固。黃色為末。和蠟為丸。熱毒甚者。用嫩槐枝三十寸。分三次入蠟內??萑ブ?。取蠟和礬等為丸。痛不可忍者。加乳香、沒藥各一錢。膿出不干者。加苧麻灰五錢。

諸毒。先吃蔥一口。隨用黃酒下?;蚴[湯下。只瘡上出汗。消腫止痛。疔毒。用菊花一兩煎湯下。肺癰。蜜湯下??人?。臥時淡姜湯下。虛者。人參五味子湯下。泄瀉。米湯下。


托里消毒散

治癰疽已成。不得內消者。服此以托之。未成者可消。已成者即潰。腐肉易去。新肉易生。

此時不可用內消泄氣寒涼等藥。致傷脾胃為要。

人參黃白術茯苓川芎金銀花當歸(各一錢)白芷皂角刺甘草桔梗(各五分)脾弱者去白芷。倍用人參。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排膿內托散

治癰疽腦項諸發(fā)等瘡。已潰流膿時宜服。

人參白術當歸(各二錢)川芎白芍黃陳皮茯苓(各一錢)香附肉桂(各八分)甘草(五分)白芷(項之上加三分)桔梗(胃之上加五分)牛膝(下部加五分)姜三片。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乳香定痛散

治癰疽發(fā)背諸毒。疔瘡疼痛不可忍者。或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潰。敗腐膿毒。不假刀砭。其惡毒自然脫下。及治打撲傷損。筋骨疼痛。并宜服之。

乳香沒藥(各五分)黃人參甘草歸身川芎白芍陳皮熟地黃粟殼(去筋膜蜜炒各一錢)水二鐘。煎八分。隨病上下服之。


神功內托散

治癰疽腦項諸發(fā)等瘡。至十四日后。當腐潰流膿時不作腐潰。更兼瘡不高腫脈細身涼者。用當歸(二錢)人參白術黃(各一錢五分)大附子陳皮茯苓白芍川芎(各一錢)穿山甲(八分)甘草(炙)木香(各五分)煨姜三片。大棗二枚。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透膿散

治癰疽諸毒。內膿已成不穿破者。服之即破。

黃(四錢)川芎(三錢)當歸(二錢)皂角刺(一錢五分)穿山甲(炒末一錢)水二鐘。煎一鐘。隨病上下服之。或加酒一杯服。


竹葉黃湯

治癰疽發(fā)背諸般疔腫。表里熱甚??诟纱罂收?。

黃甘草黃芩川芎當歸白芍人參半夏石膏麥冬(各八分)生地(一錢)淡竹葉(十片)燈心(二十根)生姜(三片)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溫服。


回陽三建湯

治陰疽發(fā)背。初起不疼不腫。不熱不紅。硬若牛皮。堅如頑石。十日外脈細身涼。肢體倦怠。皮如鱉甲。色似土朱。粟頂多孔??卓琢餮?。根腳平散。軟陷無膿。又皮不作腐。手熱足涼者。俱急服之。

大附子人參黃當歸川芎茯苓枸杞陳皮萸肉(各一錢)木香甘草紫草濃樸蒼術紅花獨活(各五分)皂角樹根上白皮(二錢)煨姜(三片)水二碗。煎八分。入酒一杯。隨病上下。食前后服之。用綿帛蓋暖瘡上。預不得大開瘡孔。走泄元氣為要。

愚按。凡背疽屬陰者。皆由臟腑先壞。而內毒不得發(fā)越于外也。舊有用雞冠剪血滴于疽上者。有醋煮雄艾敷用者。豬腦熱藥敷圍者。神燈火氣灼照者。此數(shù)法皆陰疽之用。予雖常用。未見其實。但陰疽不起者。如樹木之根壞。強力培植枝葉而終無發(fā)生之理。予常據(jù)理用藥。固有得其生者十中三四。譬如先要疏其稼土。通其地脈。助其根本?;仄潢枤?。此四者缺一不可。用蒼術、濃樸、茯苓、陳皮、疏其土。川芎、當歸、紫草、紅花、通其脈。人參、黃、枸杞、山萸助其本。附子、木香、甘草、獨活回其陽。如此用之。但根本內有一脈未絕之氣。服之俱可得其生。又驗其手足溫暖。瘡便發(fā)熱。

漸作腫。復生疼痛。色暗得活。堅硬得腐。胃氣得回。此是藥之效驗。必在三服中應之為吉。外兼照法。

接助回陽。此通治陰疽之大法也。


黍米寸金丹

二名返魂丹。三名再生丸。四名追命丹。五名延壽丹。六名來蘇丸。七名知命丸。八名得道丸。此方昔出異人所傳。常有暴中急癥。忽然卒倒者。斡開牙關。研灌三丸。其人即活。又能治發(fā)背腦疽。遍身壅腫。附骨癰疽等癥。初起憎寒壯熱。四肢倦怠沉重者。毋分表里老幼輕重。并宜服之。

麝香(五分)乳香沒藥雄黃烏金石狗實輕粉(各一錢)蟾酥砂(各二錢)黃蠟(三錢)狗膽(一個干用)白粉霜(三錢)鯉魚膽(陰干三個)白丁香(四十九粒)金頭蜈蚣(七條全者酥炙黃色)頭胎男乳(一合)上為末。將黃蠟乳汁熬成膏。和藥為丸。綠豆大。大人三丸。小兒一丸。病重者五丸。冷病用蔥湯。熱病用新汲水送下。蓋臥避風出汗為度。諸病如失。后食粥調理。


潰瘍主治方


十全大補湯

治潰瘍發(fā)熱。或惡寒?;蜃魍??;蚰摱??;蚰撉濉;蜃院贡I汗。及遍身流注瘰便毒諸瘡。

久不作膿?;蚰摮刹粷ⅰ⒍粩?。若氣血不足之人。結腫未成膿者。宜加陳皮、香附、半夏、連翹。服之自消。

人參黃白術當歸白芍川芎熟地茯苓肉桂(各一錢)甘草(炙五分)水二鐘。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八珍湯

治潰瘍諸癥。調和榮衛(wèi)。順理陰陽。滋養(yǎng)氣血。進美飲食。和表里。退虛熱。為氣血俱虛之大藥也。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白術人參茯苓(各一錢)甘草(炙五分)水二鐘。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補中益氣湯

治瘡瘍元氣不足。四肢倦怠??诟砂l(fā)熱。飲食無味?;蝻嬍呈Ч?jié)?;騽诰肷頍?。脈洪大而無力。或頭痛而惡寒?;蚵暩叨?。身熱而煩。俱宜服此。

黃(一錢五分)甘草(炙)人參當歸白術(各一錢)升麻柴胡陳皮(各三分)麥門冬(六分)五味子(五分炒)水二鐘。姜三片。棗二枚。煎一鐘??招臒岱?。


人參養(yǎng)榮湯

治潰瘍發(fā)熱惡寒?;蛩闹氲?。肌肉消瘦。面色痿黃。岌岌短氣。飲食無味。不能收斂?;驓庋蛔恪2荒苁諗?。若大瘡愈后。多服之不變他癥。

白芍(一錢五分)人參陳皮黃桂心當歸白術甘草(各一錢)熟地五味子茯苓(各八分)遠志(五分)水二鐘。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人參黃湯

治潰瘍虛熱。不睡食少。或穢氣所觸作痛者。

黃人參白術麥冬歸身蒼術甘草陳皮升麻神曲(各五分)五味子(五分炒)黃柏(酒拌炒三分)水二鐘。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內補黃湯

治癰疽發(fā)背諸瘡已破后。虛弱無力。體倦懶言。精神短少。飲食無味。自汗口干。脈澀不睡并效。

黃人參茯苓川芎歸身白芍熟地肉桂麥門冬遠志(各一錢)甘草(五分)水二鐘。姜三片。棗二枚。煎一鐘。食遠服。


托里清中湯

治癰疽脾胃虛弱咳嗽。痰氣不清。飲食少思者。

人參白術桔梗陳皮半夏茯苓(各一錢)麥門冬五味子甘草(各五分)水二鐘。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托里和中湯

治癰疽中氣虛弱。飲食少思。腫不消。潰不斂者。

半夏白術人參茯苓陳皮煨姜(各一錢)木香甘草(各五分)水二鐘。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托里建中湯

治癰疽元氣素虛。或因寒涼傷脾損胃。飲食少思。凡餐無味?;蜃鲊I泄瀉等癥。急服以健中氣。

人參白術茯苓(各二錢)半夏炮姜(各一錢)甘草(五分)熟附子(八分)水二鐘。煨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托里溫中湯

治癰疽陽弱陰寒。脈虛身冷。或瘡為寒變。反致不疼?;蚰撍逑?。心下痞滿。腸鳴腹痛。

大便微溏。食則氣短嘔逆。不得安臥。時發(fā)昏憒者。服之。

白術茯苓木香丁香(各五分)半夏陳皮羌活益智仁干姜(炮)人參白豆蔻甘草(各一錢)大附子(二錢)水二鐘。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方與舊不同。予制此嘗治癰疽陰癥。及雜癥陽氣脫陷與寒氣逼陽于外者。發(fā)熱煩躁??诟勺骺省M兑越?、附之類。其津液頓生。煩熱頓退。其應如響。


圣愈湯

治潰瘍膿水出多。氣血虛極。脈細空而無力。以致心煩不安。眠睡不寧?;蛭逍臒┰甑劝Y。并服。

熟地生地川芎人參(各五分)歸身黃(鹽水炒各一錢)作一劑。水二茶鐘。煎八分。食遠服。


保安大成湯

治潰瘍元氣素虛。精神怯弱。或膿水出多。神無所主。以致睡臥昏倦。六脈虛細。足冷身涼。便溏或秘。胸膈或寬不寬。舌雖潤而少津。口雖食而無味。瘡弦不緊。肉雖微紅??傆刹蛔?。大補堪題。

人參白術黃(蜜水拌炒各二錢)茯苓白芍陳皮歸身甘草大附子山萸肉五味子(各一錢)木香砂仁(各五分)水二鐘。煨姜三片。去皮大棗三枚。煎八分。食遠服。服至精神回。手足暖。脾胃醒。肉色紅為度。上數(shù)癥。

乃元氣虛脫。已欲變壞之病。非此不回也。


獨參湯

治潰瘍膿水出多。氣血虛極。或惡寒?;虬l(fā)熱?;蜃院估浜埂;蚴肿阒讣浊嗬洹;蛏砝涿}細。并宜。

人參(二兩切片)作一劑。水二鐘。棗十枚。煎一鐘。徐徐服之。若煎至稠濃。即為膏矣。作三次。用好溫酒化服。亦可。


香砂六君子湯

治潰瘍脾胃虛弱。惡心嘔吐?;蝻嬍巢凰嫉劝Y。

人參白術茯苓陳皮半夏(各一錢)甘草藿香砂仁(各五分)姜三片。棗二枚。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清震湯

治潰瘍脾胃虛弱?;蛘`傷生冷?;驓鈵绖谝邸;蛉敕繅暨z。致火邪乘入中脘。乃生呃逆。急服之。

益智仁陳皮半夏茯苓人參甘草香附(各一錢)柿蒂(二十四個)澤瀉(三分)熟附(手足冷者用一錢)姜三片。棗二枚。燈心二十根。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如身熱口干。便燥火呃者。加黃連五分。


醒脾益胃湯

治潰瘍脾胃虛弱。過傷飲食生冷。以致胸膈不寬。四肢面目浮腫。及小水不利等癥。并宜服之。

人參陳皮茯苓半夏山藥白術(各一錢)蒼術濃樸澤瀉麥芽木香山楂蘇子豬苓(各五分)老黃米(炒黃一錢)水二鐘。姜三片。燈心二十根。煎八分。食前服。


托里定痛散

治癰疽潰后。血虛疼痛不可忍者。宜服之甚效。

歸身熟地乳香沒藥川芎白芍肉桂(各一錢)粟殼(泡去筋膜蜜炒二錢)水二鐘。煎八分。隨病上下。食前后服之。


神應異功散

治潰瘍陰盛陽虛。發(fā)熱作渴。手足并冷。脈虛無力。大便自利。至飲沸湯而不知其熱者必服。

木香官桂當歸人參茯苓陳皮白術(各一錢)半夏丁香肉豆蔻大附子濃樸(各五分)水二鐘。姜五片。棗三枚。煎八分。不拘時服。此方癰疽陰癥。凡雜癥陽氣脫陷與寒氣逼陽于外者。發(fā)熱煩躁??诟勺骺?。投以姜、桂、附子之類。津液頓生。煩熱頓退。其應如響。人但不習而察之。


參術膏

治癰疽發(fā)背等癥大膿后。氣血大虛。急宜用此。

上好人參半斤(切片。用水五大碗。砂鍋內慢火熬至三碗。將渣再煎汁一碗。共享密絹濾清。復熬稠濃。瓷碗內收貯聽用。)云片白術六兩淮慶熟地六兩(俱熬同上法)以上三膏各熬完畢。各用瓷碗盛之。頓入水中。待冷取起。蓋勿泄氣。如患者精神短少。懶于言動。短氣自汗者。以人參膏三匙、白術膏二匙、地黃膏一匙。俱用無灰好酒一杯。燉熱化服。如脾氣虛弱。飲食減少?;蚴巢恢丁;蛞咽巢换?。用白術膏三匙、人參膏二匙、地黃膏一匙。好熱酒化服。如患者腰膝酸軟。腿腳無力。皮膚手足粗澀枯槁者。用地黃膏三匙。人參、白術膏各二匙?;H鐨庋⑽赶嗟葻o偏勝負者。三膏每次各二匙。熱酒化服。此膏用于清晨并臨睡時各進一次。自然強健精神。

頓生氣血。新肉易生。瘡口易合。任瘡危險勢大膿多者??杀=K無變癥。夏炎天熱。恐膏易變。分作二次熬用亦好。愈后能服。須發(fā)變黑。返老還童。以上諸方。功難及此。


八仙糕

治癰疽脾胃虛弱。精神短少。飲食無味。食不作饑。及平常無病久病。但脾虛食少嘔泄者。并妙。

人參山藥茯苓芡實蓮肉(各六兩)糯米(三升)粳米(七升)白糖霜(二斤半)白蜜(一斤)上將人參等五味各為細末。又將糯粳米亦為粉。與上藥末和勻。將白糖和蜜湯中烊化。隨將粉藥乘熱和勻。攤鋪籠內。切成條糕。蒸熟。火上烘干。瓷器密貯。每日清晨。用白湯泡用數(shù)條。或干用亦可。

但遇知覺饑時。隨用數(shù)條甚便。服至百日。輕身耐老。壯助元陽。培養(yǎng)脾胃。妙難盡述。


胃愛丸

治潰瘍脾胃虛弱。飲食諸味不喜。用過開胃進食之藥不效者。此脾崩之象。宜服之。食進為吉。

云片白術一兩(鮮白者。米泔浸。去澀水。切片曬干。同麥芽拌炒。)淮慶山藥一兩(肥大上白者。

切片。用男乳拌濕。候潤透。曬微焙。)上白茯苓(一兩,切一分濃咀片。用砂仁二錢。同茯苓合碗內。

飯上蒸熟。只用茯苓。)清河人參(一兩,制畢曬干。共為細末)白豆蔻(三錢)陳皮(用陳老米。

先炒黃色。方入同炒。微燥勿焦。六錢)蓮肉(去皮心。切片。五錢)小紫蘇(蜜拌透。曬干微蒸片時。連梗葉切片。五錢)甘草(炙三錢)上共為細末。用老米二合。微焙碾粉。泡荷葉湯打糊。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清米湯下。不拘時服。


二神丸

治癰疽脾胃虛弱。飲食不消。大便溏泄。必服之。

破故紙(四兩微炒香色)肉果(肥大者二兩生用)用大棗四十九枚。老生姜四兩切片。水浸棗、姜。煮至水干為度。取棗肉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清米湯空心送下。及治尋常腎虛脾泄俱效。


加減八味丸

治癰疸已發(fā)未發(fā)??诟勺骺省I喔牲S硬者。宜服。

茯苓山藥丹皮(各四兩)山萸肉(五兩)澤瀉(蒸三兩)五味子(炒三兩)肉桂(六錢)熟地(搗膏酒煮八兩)上共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錢??招姆?。鹽湯送下。尋常酒服亦可。此又滲濕潤燥藥也。


紅鉛造化丹

治癰疽元氣不足。軟陷不起發(fā)?;蛞寻l(fā)復被風寒內外所侵。以致瘡毒下陷變?yōu)殛幩煌凑摺<币朔?。亦可轉陰為陽。返出毒瓦斯。復腫為吉。

紅鉛(三錢)人參茯苓山藥(各一兩)甘草(炙)枯礬(各五錢)辰砂寒食面(各七錢五分)麝香(八分)冰片(六分)乳香(二錢用頭生男乳每盤內用一小鐘曬干共收用之)上各研精細。方為一處。共再細研。用白蜜二兩。再同頭生男乳一大杯。慢火重湯內用瓷碗燉。蜜滴水不散為度。候稍溫。和入前藥。軟硬得宜。丸龍眼核大。金箔為衣。瓷罐收用。或以蠟固亦妙。每用一丸。好熱酒一杯化藥。食遠服之。用濃綿帛覆暖。患上其熱如蒸。瘡必復起作痛。乃此丹之效也。諸癥嘔吐怔忡瀉痢。屢藥不瘥。異癥并效。大率心經(jīng)之病石菖蒲。肝經(jīng)之病用遠志。脾經(jīng)之病用生姜。肺經(jīng)之病麥門冬。腎經(jīng)之病五味子。各隨五經(jīng)之癥。用五引煎湯化服。其應如響。修合時務要端午天醫(yī)黃道日為佳。

以上二十四方。治癰疽已潰至于收斂。正病雜病。變癥壞癥。此四者俱在其中。選用毋得錯亂。以保終吉。若不遵此法。妄設他說。別以奇方秘法治之。終致多變。但潰后氣血根本無有不虧傷者。大抵補怯扶羸。理勞續(xù)損。皆不出于前方。此外無法也。

腫瘍主治方附余

神授衛(wèi)生散

治癰疽發(fā)背腦疽。丹瘤瘰。惡毒疔瘡。濕痰流注。及外科一切瘡癥。不問陰陽表里虛實。但未成自消。已成者即潰。將潰者余毒自去。新血自生。功效甚速。誠外科首用之方也。

羌活白芷穿山甲(炒)石決明()乳香沒藥大黃(生各一兩)沉香(五錢)加防風蟬蛻僵蠶(各五錢)各為末。和勻。每服五錢。用歸尾一兩。黃酒二碗。煎八分。調服。預用金銀花一兩煎湯一小碗,隨用漱口咽下。蓋臥汗下。任其自然。

此若虛家藏之密方也。非彼秘而不傳。但方貴乎平易。異則觸目。如兵貴用正兵。奇則駭人。然正兵常也。奇兵變也。余不敢秘。亦不混于前。另錄之。用正用奇。存乎其人耳。


雙解貴金丸

治背疽諸毒。木悶堅硬便閉。脈沉實者。

大黃(一斤)白芷(十兩)為末。水丸。每服三五錢。五更時。用連須蔥大者十余根。黃酒一碗。煮蔥爛。取酒送藥。蓋臥出汗。過三二時。行一二次。立效。

此宣通攻利之劑也。濟之以蔥、酒。力能發(fā)汗。故云雙解。弱者隨用生料四君子湯補之。老人虛人。每服一錢。用人參加生姜煎湯送下。過一時再一服。得睡上半身得汗。睡覺則已。

一、腫毒初起腫痛不可忍者用∶紅花穿山甲(炒各五錢)歸尾(三錢)黃酒二鐘。煎一鐘。調阿魏五分麝香五厘服。

一、腫瘍發(fā)于陰處及乳癰等癥用∶穿山甲(炒三兩)牛皮膠(炒五兩)為末。酒丸。每服三四錢。黃酒送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自斂。

一、腫瘍已潰不穿及內癰等癥用∶皂角刺(一兩)黃(五錢)甘草(二錢)乳香(一錢)黃酒煎服。

一、癰疽腫毒。有死血陰毒在中則不痛。用遠志酒飲之敷之則痛。有憂怒等氣積而內攻則痛。飲之敷之則止。或蘊熱在內。熱逼人手不可近。飲之敷之必涼?;驓庋摵?。潰而不斂。及七情內郁者。

治之必愈。法用遠志泔水浸。去心為末。每用五錢。黃酒一鐘調之。澄清飲之。渣敷患處。余每以此酒調對癥藥服。渣敷之更佳。

對口初起。不問偏正。用蛇蛻一條。燒灰酒服。即消。


復元通氣散

乳癰腹癰。腫毒便毒。耳痛耳聾。由諸氣閉塞者。

青皮(四兩)陳皮(四兩)穿山甲(二兩)甘草(三兩半生半熟)連翹(一兩)栝蔞仁(二兩)金銀花(一兩)或末或丸。每服二錢。黃酒調服。


越鞠丸

治牙疼齒痛。口舌生瘡?;蛐仉跗M。嘔吐吞酸?;蚋姑浲人岬劝Y。由六郁所致者多。故用之悉效。

蒼術(炒)神曲(炒)香附山楂梔子(炒)撫芎麥芽(炒)等分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白湯送下。

腫瘍敷貼類方

初起時腫高赤痛者。宜敷涼藥。乃撲火之義也。然亦不可太過。過則恐變?yōu)殛?。漫腫不紅熱。似有頭而不痛者。宜敷溫藥。乃引火就燥之義也。經(jīng)云。發(fā)表不遠熱。敷熱藥亦發(fā)表之意。

凡調敷藥。須多攪則藥稠粘。敷后貼紙。必須碎。則不崩裂。不時用原汁潤之。蓋借濕以通竅。干則藥氣不入。更添拘急之苦。

凡去敷藥。必看毛孔有汗。意者為血脈通熱氣散也。反此者逆。


如意金黃散

治癰疽發(fā)背。諸般疔腫。跌撲損傷。濕痰流毒。凡頭時、腫。漆瘡火丹。風熱天泡。肌膚赤腫。

干濕香港腳。婦女乳癰。小兒丹毒。凡外科一切諸般頑惡腫毒。隨手用之。無不應效。誠為瘡家良便方也。

黃柏(色重者)大黃姜黃(各五斤)天花粉(上白十斤)白芷(三斤)紫濃樸陳皮甘草蒼術天南星(各二斤)以上共為咀片。曬極干燥。用大驢磨連磨三次。方用密絹羅廚篩出。瓷壇收貯。勿令泄氣。凡遇紅赤腫痛。發(fā)熱未成膿者。及夏月火令時。俱用茶湯同蜜調敷。如微熱微腫。及大瘡已成欲作膿者。俱用蔥湯同蜜調敷。如漫腫無頭。皮色不變。濕痰流毒。附骨癰疽。鶴膝風癥等病。俱用蔥酒煎調。如風熱惡毒所生?;急仄つw亢熱。紅色光亮。形狀游走不定者。俱用蜜水調敷。如天泡火丹赤游丹。黃水漆瘡。惡血攻注等癥。俱用大藍根葉搗汁調敷。加蜜亦可。湯潑火燒。皮膚破爛。麻油調敷。具此諸引。理取寒熱溫涼。制之又在臨用之際。順合天時。洞窺病勢。使引為當也。


二青散

治一切熱紅腫。熱痛陽毒。未成者即消。

青黛白芨白蘞白薇白芷白蘚皮樸硝水龍骨黃柏(各一兩)天花粉(三兩)大黃(四兩)青露(即芙蓉葉三兩)為末。用醋蜜調敷。如已成者則敷四圍。留頂。貼替針膏。


回陽玉龍膏

治背疽陰病。不腫高。不痛。不發(fā)熱。不作膿。及寒濕流注。鼓風久損。冷痛痹風。諸濕腳氣。手足頑麻。筋骨疼痛。及一切皮色不變。漫腫無頭。鶴膝風等。但無皮紅肌熱者。一概用之。俱有功效。

草烏(三兩炒)軍姜(三兩煨)赤芍(炒)白芷南星(煨各一兩)肉桂(五錢)上制畢。共為細末。熱酒調敷。此藥有軍姜、肉桂。熱血生血。既生既熱。恐不能散而為害。故有草烏、南星??梢云茞簹?。祛風毒?;钏兰 3峭?。消結塊?;仃枤?。又有赤芍、白芷。足以散滯血。住痛苦。加以酒行藥性。攻通氣血。雖十分冷癥。未有不愈者。誠為寒灰之焰??菽局?。大抵病冷則肌肉陰爛。不知痛癢。其有痛者。又多附骨之痛。設若不除。則寒根透髓。尋常之藥。固莫能及矣。


坎宮錠子

治赤紅熱腫痛諸毒。并痔。

京墨(一兩)熊膽(三錢)胡黃連兒茶(各二錢)冰片(一錢)麝香(五分)牛黃(三分)上為末。用豬膽汁為主。加生姜汁、大黃水浸取汁、釅醋各少許相兌。和藥成錠。用涼水磨如墨。以筆蘸藥涂之。


離宮錠子

治一切皮肉不變。漫腫無頭。腫毒疔毒。

京墨(一兩)蟾酥膽礬血竭(各三錢)朱砂(二錢)麝香(一錢五分)上為末。用涼水調成錠。涼水磨如墨。照前法涂之。


絳紅膏

治一切腫毒已成。悉效。

先用加味神燈捻照畢。次用真銀朱為末。以真生桐油調攤如膏。貼之。


二味消毒散

治熱癤痱痤疥疹。風濕癢瘡。

白礬(一兩)明雄黃(二錢)上為末。茶清調化。鵝翎蘸掃?;贾W痛自止。痱粟自消。


鐵桶膏

治將潰已潰時。根腳走散不收束者。

文蛤(微炒一兩)白芨(五錢)銅綠(五錢)明礬(四錢)膽礬(三錢)輕粉(二錢)郁金(二錢)麝香(三分)上為末。收之聽用。用陳米醋一碗。杓屬性火煎至一小鐘。起金色黃泡為度。待溫入藥一錢。攪勻燉溫。用新筆蘸涂根上。綿紙蓋之。自生皺紋。漸收漸緊。再不開大。

一、用石青(一兩)銅綠(五錢)硼砂(五錢)白靈藥(五錢)上為末。次用阿膠一兩。以黑鉛三斤夾碎。水四碗。煎半碗。入阿膠再煎成膏。人藥成錠。重二錢。用人乳磨涂。

一、用銅綠(一兩)硼砂(一兩)以阿膠膏成錠。用乳香煎湯磨濃。新筆蘸涂。初起者涂一圈。消一圈。已潰者先用椒茶湯洗。如瘡口已完。皮肉未老。燒艾熏之。


馬齒莧膏

發(fā)背諸毒。

莧一握。酒煎或水煮。冷服。自能出汗。一服退熱去腐。三服良愈。再杵莧敷之。

楊梅愈后。遍身如癩。喉硬如管者。取莧碗粗一握。酒水煎服出汗。

多年頑瘡瘡。頑痛不收口者。杵莧敷之。取蟲。一日一換。三日后腐肉盡。見紅肉珠時。換生肌藥收口。

婦人臍下生瘡。痛癢流水。連及二陰者。用莧四兩、青黛一兩。研勻敷之。丹毒。加藍根搗敷。

唇緊面腫者。搗汁涂之。

濕癬白禿。取鍛石末炒紅。用莧汁熬膏。調勻涂之。

三十六種風瘡。取莧一石、水二石。一釜煮之。澄清。納黃蠟三兩。再煎成膏。涂之服之。

洗滌類方

洗有蕩滌之功。使氣血疏通以舒其毒。則易于潰散而無壅滯也。凡腫四肢。漬之。在腰腹背。淋之。在下部。浴之。如用藥二兩。以水二升煎升半。用布帛或棉蘸洗。稍涼再易之。日用三五次。甚者日夜不住。

以腫消痛止為度。如已潰時及拔筒后。先去舊藥。用方盤靠身于瘡下放定。隨用豬蹄湯以軟絹淋洗瘡上。并入孔內。輕手捺凈內膿。庶敗腐宿膿。隨湯而出。以凈為度。再以軟帛疊七八重。勿令太干。帶湯覆于瘡上。兩手輕盈旋按片時。帛溫再換。如此洗按四五次。流通氣血。解毒止疼。去瘀脫腐。此手功之要法。大瘡不可缺也。洗時冬月要猛火以逼寒氣。夏月要明窗以御風寒。若不慎此。輕則有妨收口。重則必變純陰。

蓋用豬蹄湯者。使毒聞腥而速腐耳。腐未凈。敷玄珠膏。腐已凈。敷玉紅膏。俱以黑膏蓋之。如四邊根已消。則不必用箍藥。更加大補得宜。其功更遠。

瘡一月不治則有蟲。用艾煎湯投白礬三錢洗之。為艾性能殺蟲也。

瘡由氣血冷不收口者。用艾煎湯洗之。更燒艾熏之。為艾性辛熱以助陽氣也。

未潰之前。及已照之后。用蔥艾湯洗之。


文蛤散

治腫瘍痛。不問已潰未潰。洗之腫寬痛減。

文蛤(三五兩打碎去蟲)蔥白(十八根)水煎淋洗。


豬蹄湯

已潰流膿時。用此消毒瓦斯。去惡肉?;厮兰?。潤瘡口。散風消腫。腐盡則已。

當歸白芷羌活甘草赤芍黃芩蜂房(等分)上為粗末。先將豬前蹄一。使水六碗煮蹄軟為度。去面上油并湯下濁腳。取清汁。入藥一兩。煎數(shù)十沸。絹濾去渣。候溫用軟絹淋洗。

背疽輕易者。用此以代前湯。

當歸白芷獨活甘草(各二錢)蔥頭(五個)水二碗煎用。

一、陰瘡黑陷而不痛者。用艾絨一斤。硫黃、雄黃各五錢為末。同艾水煮半日。水將干。取艾出。搗爛溫敷患處。再煮再易。十余次以知痛則生。不知痛出紫血者死。然必內服大補回陽之藥。助之以成功。

一、瘡腐臭穢者。用蛇床子二兩、皮硝一兩、水煎洗之。

一用白礬四兩、雄黃一兩為末。用兩許滾水沖洗。


軍持露

治潰瘍腐盡。見新肉珠時。用此洗之。以助生肌。

乳香沒藥兒茶輕粉(等分)為末。每用三五錢。水煎黃色洗之?;蜇i蹄湯煎洗尤佳。

膏藥類方

紺珠膏

治一切癰疽腫毒。流注乳毒。瘰痰核。并跌撲損傷。風寒濕痹。骨節(jié)冷疼。再、頑血風等瘡。

及頭痛牙痛。心腹痛腰腿痛?;鹧劭人?。五疳下痢等癥。悉驗。

制麻油四兩煎滾。入制松香一斤。文火化。柳枝攪。候化盡。離火入細藥末二兩三錢。攪勻。即傾水內。

拔扯數(shù)十次。易水浸之聽用。

跌撲腫毒瘰等癥。但未破者。再加魏香散。隨膏之大小?;贾p重。每加半分至三二分為率。已破者。則另加生肌散。然此膏貼破瘡少痛。未若于黑膏內加生肌散為妙。而有毒深膿不盡者。及頑瘡對口等癥。雖潰必用此膏。獲效。未破者。貼之勿揭。揭則作癢。痛亦勿揭。能速于成膿?;荚谄教?。紙攤貼?;荚趶澢D動處。絹帛攤貼。

跌撲腫毒疼痛等癥。貼本處。瘡及臀腿寒濕等瘡。先用茶清入白礬少許洗凈。貼之??倘找娦А?/span>

風寒咳嗽。貼背心。頭痛。貼太陽穴。牙疼。塞牙縫內?;鹧?。貼魚尾。

小兒疳痢。丸綠豆大。神曲為衣。每服三二十丸。米湯下。內癰等癥。用蛤粉為衣。服。便毒痰核多。

加魏香散。瘡。再加銅青。鱔攻頭癬毒。驗。


制油法

每麻油(一斤)用當歸木鱉子肉知母細辛白芷巴豆仁文蛤(打碎)山茲菇(打碎)紅芽大戟續(xù)斷(各一兩)槐枝柳枝(各二十八寸)入油內浸二十一日。煎枯去渣。取油聽用。(余察朝鮮琥珀膏多續(xù)隨子。此方宜加之。)

制松香法

擇片子凈嫩松香為末十斤。次取槐、柳、桃、桑、芙蓉等五樣枝各五斤。銼碎。用大鍋水煮濃汁。濾凈再煮一次。各收之。各分五分。每用初次汁一分。煎滾入松香末二斤。以柳、槐枝攪之。煎至松香沉下水底為度。即傾入二次汁內。乘熱拔扯數(shù)十次。以不斷為佳。候溫做餅收之。余香如法。(此原方也。但煎膏。其色欠紅艷。再加蘇木同五枝煮之。)

膏內細藥方

乳香沒藥(俱去油)血竭(各五錢)輕粉麝香(各二錢)明雄黃(四錢)為細末。加入膏內用。


魏香散

膏面摻用。

乳香沒藥(俱去油)血竭(等分)阿魏麝香(減半)為末罐收聽用。


生肌散

俟腐盡生肌用此。

人參龍骨赤石脂乳香沒藥血竭輕粉(各二錢)貝母(三錢)珍珠(一錢)冰片(一錢)一加白蠟(二錢)為末。罐收聽用。


亞圣膏

治一切破爛諸瘡。并楊梅粉毒。

象皮(一兩)蛇蛻(二錢)驢甲(一塊)穿山甲(六錢)血余(三錢)蟬蛻(四錢)木鱉子(七個)雞子清(三個)艾、柳、榆、槐、桑枝各二十一寸。麻油三斤。浸七日。煎如常法。濾去渣。每凈油一斤。入黃丹七兩。煎成膏。入黃蠟五錢化勻。再加乳香、兒茶、沒藥各三錢。五靈脂五個。牡蠣五錢。血竭五錢。

成膏。出火毒。任用。


絳珠膏

治潰瘍去腐定痛生肌。

麻油(十兩)雞子黃(十個)血余(五錢)天麻子肉(八十一粒)白蜜蠟(三兩)黃丹(飛二兩)乳香沒藥輕粉珍珠血竭兒茶(各三錢)朱砂(二錢)冰片(一錢)麝香(五分)乳巖加銀朱(一兩)上將油血余化。麻子肉枯。去渣入蠟。候化離火。少時入黃丹攪勻。再加細藥。和勻收用。


瑩珠膏

治潰瘍去腐。定痛生肌。并梅瘡杖瘡。瘡下疳。

豬脂油(十兩)白蠟(三兩)溶化離火。俟溫。入輕粉樟冰(各一兩五錢)上為末。攪勻。俟稍凝。再入冰片一錢末。攪勻成膏。罐收聽用。先用甘草、苦參各三錢。水煎洗凈貼膏。

杖瘡用荊川紙攤極薄貼之。熱則易之。其疔瘀即散。疼痛立止。

楊梅瘡。加紅粉三錢。頑瘡乳巖。加銀朱一兩。瘡。加水龍骨三錢?;螨埞撬腻X。


生肌玉紅膏

此膏專治癰疽發(fā)背。諸般潰爛棒毒等瘡。用在已潰流膿時。先用甘草湯。甚者用豬蹄藥湯淋洗患上。軟絹挹凈。用抿腳挑膏于掌中捺化。遍搽新腐肉上。外以亞圣膏蓋之。大瘡早晚洗換二次。內兼服大補脾胃暖藥。其腐肉易脫。新肉即生。瘡口自斂。此乃外科收斂藥中之神藥也。

白芷(五錢)甘草(一兩二錢)歸身(二兩)爪兒血竭輕粉(各四錢)白蠟(二兩)紫草(二錢)麻油(一斤)先用當歸、甘草、紫草、白芷、四味。入油內浸三日。大杓內慢火熬藥微枯色。細絹濾清。將油復入杓內煎滾。下血竭化盡。次下白蠟。微火亦化。先用茶鐘四枚。預燉水中。將膏分作四處。傾入鐘內。候片時。

方下研極細輕粉。每鐘內投和一錢。攪勻。候至一伏時取起。不得加減。致取不效。


玄珠膏

治腫瘍將潰。涂之膿從毛孔吸出。已開針者。用捻蘸送孔內呼膿。瘀腐不凈。涂之立化。

木鱉子肉(十四個)斑蝥(八十一個)柳枝(四十九寸)或加驢甲片(三錢)草烏(一錢)麻油(一兩)浸七日。文火枯。去渣入巴豆仁三兩。煎豆黑。傾于缽內。研如泥。加麝香一分攪勻。入罐內收用。


碧螺膏

治下部濕瘡疥癬。并結毒痰串瘡。

松香(取嫩白成片者佳。為末。篩過。用銅盆以豬油遍擦之。入水至滾。入香。不住手攪之。以香沉底為度。

即傾冷水內。拔扯百十次。以不斷為度。)麻油(三兩)煎滴水成珠。入松香一斤。文火溶化。看老嫩取起。離火住滾。徐徐入糠青、膽礬各凈末五錢。以柳枝左攪。以勻為度。如老加熟豬油二三錢。用綠紙薄攤。

此方灶用土。柴用桑。器用銀。煮用水。煎用火。取五行之理也。


貝葉膏

治癰疽發(fā)背一切潰爛諸瘡。

麻油(一斤)入血余(雞子大一團)文火化。去渣離火。入白蠟二兩溶化。候溫。用綿紙剪塊。三張三張于油蠟內蘸之。貼瓷器幫上。用時。揭單張貼患處。日換八九次。力能定痛去腐生肌。其功甚速。希勿忽之。

調理須知

凡人無病時。不善調理而致生百病。況既病之后。若不加調攝而病豈能得愈乎。其調治有法。初起病。

以先看病者元氣虛實。次看瘡之陰陽險否。然后用藥調治。當攻即攻??裳a便補。不可因循耽誤。以致變態(tài)不虞也。且患者又當安定心神。相忘諸念。毋使愴慌。乃保神氣不得變亂也。再順天時。假如夏熱。

坐臥不可當風。忌置水于榻前床下。冬寒須避。起居常要溫和。非柴火不可開瘡??匆暢S泻帧V律嘧?。又未潰之先。毒瓦斯內作。倘有口干渴癥者。涼物須當少少與之。以滋蘊熱。至潰膿之后。生冷硬物。

一概禁之。不然。傷脾損胃。膿必難成。致瘡軟陷。又難收斂。飲食須當。香燥甘甜。粥飯隨其喜惡。毋餐過飽。宜少宜熱宜濃。方無停滯。又得易化故也。如大瘡潰后。氣血兩虛。脾胃并弱。必制八仙糕早晚隨食數(shù)餅。以接補真元。培助根本。再熬參術膏。如患者脾胃俱虛。飲食減少。胸膈不寬。飲食無味者。用白術膏三匙。人參膏二匙。清米湯空心化服。喜飲者酒化亦可。若精神短少?;璩炼嗨?。自汗勞倦。懶于動作者。用人參膏三匙。白術膏二匙。亦酒化服。如肌膚粗澀。面蒼不澤?;虼蟊阊偬撁亍R约捌じ砂l(fā)槁者。

同地黃膏各二匙和服?;蝻嬯柎壕聘?。其功強健精神。頓生氣血。開胃助脾。潤肌榮骨。此二藥功甚非小。大瘡不可缺之。實非草藥之比。病者當信用之乃無更變。虛視者又多反復不常。故有易愈難愈之態(tài)。實在乎得此失此之規(guī)也。

雜忌須知

凡病雖在于用藥調理。而又要關于雜禁之法。先要灑掃患房潔凈。冬必溫幃。夏宜涼帳。庶防蒼蠅蜈蚣之屬侵之。牛、犬、腥、腌臘、熏藏之物。俱能作渴。生干瓜果、梨、柿、菱、棗、生冷等類。又能損胃傷脾。雞、鵝、羊肉、蚌、蛤、河豚、蝦、蟹、海腥之屬。并能動風發(fā)癢。油膩、煎炒、烹炙、咸酸濃味等件。

最能助火生痰。赤豆、蕎面。動氣發(fā)病。惱怒、急暴。多生痞滿。飲食太過。必致脾殃。瘡愈之后。勞役太早。

乃為羸癥。入房太早。后必損壽。不避風寒。復生流毒。不戒口味。后必瘡癢無度。大瘡須忌半年。小瘡當禁百日。此誠為知命君子也。

試知百病死生法

死生、非神圣不能洞其機關。疾病、無明醫(yī)亦不能決其兇吉。匪則使人疑惑。決斷不常。予異授呂祖一枝梅。真仙方也。不敢私秘。一例刊注。以傳概世云。

呂祖一枝梅治大人男婦小兒新久諸病。生死難定之間。用藥芡實大一餅。貼印堂之中。點官香一枝。香盡去藥。以后一時許。藥處有紅斑暈色。腫起飛散。謂紅霞捧日。病雖危篤。其人不死。如貼藥處一時后無腫無紅。皮肉照舊不變。謂白云漫野。病雖輕淺。終歸冥路。小兒急慢驚風。一切老幼痢疾俱貼之。紅腫即愈。此方用之可預知生死。

朱砂(三錢)銀朱(一錢五分)五靈脂(三錢)麝香(三分)蓖麻仁(五分)雄黃巴豆仁(各五錢不去油)上各研細。于端午日凈室中。午時共研。加油胭脂為膏。瓷盒收藏。勿使受潮變質。臨用豆大一丸。捏餅貼印堂中。其功立見。用過餅送入河中。

分治部上(癰疽)

癰疽之原委順逆治法。已詳首卷。今之分部位者。為別經(jīng)絡。認穴次。定名色耳。其癥治不外乎首卷之提綱。然間有稍異于總治者。有專治本癥之方。而即以此方各附于本癥條下。則開卷了然。庶無遺漏紊亂矣。

原標題:外科大成
上一篇:外科心法要訣下一篇:瘍科心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