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yī)文化事跡:中藥輸向世界

中藥輸向世界

      早在秦漢時期,中醫(yī)藥就傳到朝鮮、日本、越南。漢代,中藥材大黃遠銷歐洲。到了唐代,不少國家派人來中國學習中醫(yī)藥。唐代傳到印度的藥材有人參、茯苓、當歸、遠志、烏頭等,被稱為“神州上藥”。公元1至5世紀,中國煉丹術(shù)多次傳入阿拉伯國家,公元7至8世紀再由阿拉伯傳到歐洲。到了10世紀,宋朝與海外50多個國家通商,外運的中藥品種、數(shù)量都大量增加,并且在廣州還專門設(shè)立了專管藥材出口機構(gòu)──市舶司。《馬可波羅游記》記載了大量中國藥材被商人運往亞丁,再轉(zhuǎn)運到北非的亞歷山大等地。1405年至1433年,明成祖派鄭和率領(lǐng)龐大的中國船隊7次下南洋和西洋,輸出了大量的藥材。被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贊譽為中國16世紀的百科全書《本草綱目》,于17世紀傳到日本和歐洲,隨后被選譯或全譯成日、朝、拉丁、法、英、俄等文字,成為國際上的重要科學文獻……

      由此可見,中醫(yī)藥不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較早地傳到世界各地,深受世界各國和各地區(qū)人民的歡迎。


最新圖片

熱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