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三脈兔兒風(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植物名三脈兔兒風

拼音SanMaiTu'erFeng

學名Ainsliaea trinervis Y. C. Tse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亞科管狀花亞科

帚菊木族

兔兒風屬

密聚組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直,圓柱狀,稀略彎曲,直徑4-5毫米,根頸被黃褐色絨毛;須根極密,長可達20余厘米。莖直立,單一或少有自根頸發(fā)出數枝,高30-60厘米,基部直徑2-4毫米,下部疏被短柔毛或脫落變無毛,葉叢中及葉腋內被毛較長而密。葉聚生于莖的中部,通常離基13-25厘米,下方數片節(jié)間長1-15厘米,余者密集的其節(jié)間長僅2-3毫米,葉片紙質,狹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9.5厘米,寬5-13毫米,頂端長漸尖,中脈延伸復形成長近1毫米的凸尖頭,基部漸狹,略下延,邊緣背卷,每側向兩端各具6-8個、長1-1.5毫米的芒狀細齒,上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基出脈3條,兩面均凸起,于下面尤著,兩側的1對上升直達葉片頂部,中脈上部具極少、不規(guī)則的柔弱側脈,網脈無;葉柄長1-1.5厘米,基部被疏柔毛。頭狀花序具被短柔毛的柄,內含小花3朵,于莖頂排成圓錐花序;圓錐花序軸被短柔毛,分枝短,柔弱,基部具鉆形或狹三角形的苞葉;總苞圓筒形,直徑2-3毫米;總苞片約7層,無毛,背部有縱紋,外1-3層卵形,長1-2毫米,寬0.8-1毫米,頂端鈍,中層卵狀披針形,長3-5毫米,寬1.5-2毫米,頂端亦鈍,最內層狹橢圓形,長10-12毫米,寬約1.8毫米,頂端漸尖;花托狹,無毛,直徑約0.8毫米?;ㄈ績尚裕ü诎咨?,長約9毫米,花冠管纖細,管口上方5深裂,裂片偏于I側,長圓形,約與花冠管等長;花藥頂端鈍圓或近截平,長約5毫米,基部的尖尾長為花藥的2/5;子房倒錐形,密被粗毛,長約2.5毫米,花柱分枝伸出于藥筒之外,內側扁,頂端鈍圓,長不足0.5毫米。瘦果圓柱形,密被粗毛,長約3毫米。冠毛淡黃色或污黃色,羽毛狀,長約8毫米,基部稍聯(lián)合?;ㄆ?-9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于貴州西南部(榕江)、廣西北部(融水、龍勝)、廣東北部(連縣、乳源、仁化)、江西南部(尋烏)和福建北部(崇安)。生于水旁、山谷密林中,海拔 600-900米。(《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三脈兔兒風
詞條標簽: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