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豆瓣綠(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豆瓣綠為胡椒科植物豆瓣綠Peperomia tetraphylla (Forst. f.) Hook. et Arn.或毛葉豆瓣綠Peperomia tetraphylla (Forst. f.) Hook. et Arn. var. sinensis (C. DC.) P. S. Chen 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主產(chǎn)于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等地。

  • 中藥名稱豆瓣綠

  • 中藥學名(拉丁名)HERBA PEPEROMIAE TETRAPHYLLAE

  • 別 名豆瓣鹿銜草、豆瓣如意草、瓜子鹿銜

  • 所屬功效類祛風濕藥

  • 胡椒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等地

來源

本品為胡椒科植物豆瓣綠Peperomia tetraphylla (Forst. f.) Hook. et Arn.或毛葉豆瓣綠Peperomia tetraphylla (Forst. f.) Hook. et Arn. var. sinensis (C. DC.) P. S. Chen 的全草。(《中華本草》)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等地。

入藥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中華本草》)

藥材性狀

莖表面具粗縱棱,下部節(jié)上有不定根。葉肉質(zhì),干時皺縮,展平后呈闊橢圓形或近圓形,形似豆瓣,長8-12mm,寬4-8mm,表面淡黃色,有透明腺點,葉脈不甚明顯;葉柄甚短。枝頂或葉腋常有穗狀花序,花序軸密被毛茸。氣微,味淡。(《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jīng)

辛、苦,微溫。歸肝、脾、肺經(jīng)。(《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舒筋活血,祛風除濕,化痰止咳。(《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主治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瘡癤腫毒,咽喉炎,口腔炎,痢疾,水瀉,宿食不消,小兒疳積,勞傷咳嗽,哮喘,百日咳。(《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絞汁涂,亦可煎湯熏洗。(《中華本草》)

中藥配伍

1.治水瀉:豆瓣如意草三錢(搗細),胡椒三分,紅糖一錢。水煨服。(《云南中醫(yī)驗方》)
2.治勞傷咳嗽:瓜子鹿銜二兩。泡酒服。瓜子鹿銜,十二槐花各三錢。煎水服。(《貴州草藥》)
3.治小兒疳積:瓜子鹿銜三錢。蒸瘦肉吃。(《貴州草藥》)
4.治風濕筋骨疼痛:豆瓣如意根五錢。泡酒服。
5.治跌打損傷:豆瓣如意三錢。水煎服或泡酒服。
6.治痢疾、中暑、乳腺炎:豆瓣如意三錢。水煎服。
7.治中耳炎:豆瓣綠鮮草搗汁漓耳。(④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藥》)
8.治哮喘、百日咳:一柱香干根三錢。水煎服,日服二次。
9.治神經(jīng)衰弱、失眠:一柱香三錢。調(diào)雞蛋蒸服,日服二次。
10.治瞼緣炎:一柱香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患處,每日二至三次。(⑧方以下出《文山中草藥》)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治跌打。
2.《貴州草藥》:止咳,健脾。
3.《云南中草藥》:清熱解毒,舒筋活絡。

原標題:豆瓣綠
詞條標簽:豆瓣綠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