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醫(yī)藥資訊頻道 > 時事資訊 > 正文

“孤兒藥”不妨由國家儲備

來源:人民日報發(fā)布時間:2015/12/15
導讀:今后治罕見病、找救命藥,得有正常的途徑,才能不走“渲染悲情+上網”的路子 廉價救命藥,又短缺了!萬幸的是,通過醫(yī)生微博求助,各個醫(yī)院跨省供藥,這次安徽小女孩的問題總算得到了解決。但是,如此曲折、揪心的 ...

    今后治罕見病、找救命藥,得有正常的途徑,才能不走“渲染悲情+上網”的路子


  廉價救命藥,又短缺了!萬幸的是,通過醫(yī)生微博求助,各個醫(yī)院跨省供藥,這次安徽小女孩的問題總算得到了解決。但是,如此曲折、揪心的尋藥過程,不能老出現吧?


  回頭看看,類似的劇情還真是反復上演:前幾年有過心臟手術必需藥魚精蛋白短缺,臨床藥品甲巰咪唑斷貨,今年又有放線菌素D、注射用促皮質素供應吃緊,大都在患者等著救命的關口上,藥沒了。親屬、醫(yī)生苦尋不得,只能借助網絡求救,往往還得渲染悲情,以求關注,比如打一拳給十元等??煽傔@么干,偶然性大,風險也高,該找點穩(wěn)定可靠的途徑了。


  有人說,從經濟學的角度講,某種東西缺了,肯定是供給跟不上,用價格調節(jié)唄,漲錢!


  但問題放在藥品上就沒那么簡單了。首先,這價兒得加到多高,才能讓藥廠開動生產?不少“孤兒藥”治的都是罕見病,一年到頭不見得碰上一兩個患者,需求量這么小,就算完全放開價格,藥廠也不劃算。更何況,患病的還有可能是低收入群體,藥價太高,負擔不起啊。


  另外,廉價藥短缺本身也有復雜性。有些常用的經典老藥日漸消失,是因為藥企間競爭激烈,大伙都變著花樣給老藥重新包裝申報新藥,好定高價,導致低價老藥“斷頓”。再有就是一些公立醫(yī)院以藥補醫(yī)的老毛病沒有根除,偏好用貴藥,低價藥的市場又少了一塊。


  由此看來,要保障救命藥的供給,光靠市場的邏輯,單用提價的辦法可能行不通,還得動動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從常規(guī)儲備、信息共享和調配運輸幾個方面入手。


  具體來講,先得保證有藥。對臨床必需、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的藥品,得國家招標定點生產、議價采購、給予補貼,形成儲備。然后,要確保藥品供求信息的及時傳遞,不妨建立一個全國層面的短缺藥平臺。這里缺了,醫(yī)生、家屬一查就知道哪里有,再求助,目標也能明確。供需雙方身份清晰后,還要有統(tǒng)一的調配機制和運輸通道,能不能開辟物流綠色通道,派遣專人運送?可喜的是,部分措施國家已經在做了,下一步要加快步伐。


  總之,希望今后治罕見病、找救命藥,能有正常的路子,別總靠病患家屬自己苦尋了。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愛看 不感興趣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