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療養(yǎng)頻道 > 腫瘤疾病 > 正文

清熱解毒常用中藥-土茯苓

來源:嶺南中藥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5/10/15
導讀: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塊莖。產(chǎn)于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西、湖南、四川等地。


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塊莖。產(chǎn)于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西、湖南、四川等地。常于夏秋兩季采挖,洗凈,曬干,切片用;或趁鮮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藥。

【別名】禹余糧,白余糧,草禹余糧,刺豬苓。

【性味】甘、淡,平。

【歸經(jīng)】肝經(jīng)、胃經(jīng)。

【功效】解毒除濕,通利關節(jié)。

【應用】

1.腫瘤治療

本品用于治療子宮內(nèi)膜癌、子宮頸癌、腎癌、膀胱癌、淋巴瘤、肝癌、肉瘤等惡性腫瘤。因其性味甘淡平,也常常用于制作抗腫瘤藥膳。

本品治療子宮內(nèi)膜癌、子宮頸癌等婦科腫瘤常配伍苦參、白花蛇舌草、白術、蛇六谷等;治療腎癌、膀胱癌等泌尿系統(tǒng)腫瘤常配伍薏苡仁、茯苓、白毛藤、重樓等;治療淋巴瘤常配伍白花蛇舌草,斑蝥、半邊蓮、茯苓等;治療肝癌常配伍蟾皮、半枝蓮、半邊蓮、柴胡、郁金等。

2.其它應用

1)梅毒:本品既善解毒利濕,又能通利關節(jié),解汞毒。對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劑中毒而致肢體拘攣者,功效尤佳,為治梅毒要藥。治梅毒初期,可單味大劑量水煎服;若伴肢體拘攣者,常與木瓜、薏苡仁等同用。

2)熱淋、帶下、濕疹:本品有利濕解毒之效。治熱淋,與木通、車前子、海金沙等配伍;若治濕熱帶下,常配伍黃柏、苦參等;治濕疹,可與地膚子、蛇床子、白鮮皮等配伍。

3)瘡瘍疼痛:用于治療火熱毒邪所致之陽性瘡瘍,濕熱毒邪滯留經(jīng)絡關節(jié)所致之關節(jié)疼痛等。常與金銀花、薏苡仁配伍應用。

3.成藥應用

復方土茯苓片清熱利濕,活血散結(jié)。用于濕熱蘊毒所致的急慢性前列腺炎,有明顯的抑制細菌及病毒的作用。

【用量用法】15~45克,水煎服。外用研末調(diào)敷。

【使用注意】肝腎陰虛者慎服。

【文獻論述】

《本草綱目》: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jié),止泄瀉,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汞粉銀朱毒。

《本草圖經(jīng)》:敷瘡毒。

《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濁,兼治楊梅瘡毒、丹毒。《本草正》:疔癰腫、喉痹,除周身寒濕、惡瘡?!渡菟幮詡湟罚合警?、疔瘡,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

【現(xiàn)代抗腫瘤藥理研究】

1.直接作用

土茯苓中提取物琥珀酸、皂甙、總皂甙對體外培養(yǎng)的艾氏腹水癌細胞EAC、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癌H22細胞均具有一定的細胞毒性,其中對荷瘤小鼠S180的抑制作用較明顯。土茯苓對黃曲霉素B1致大鼠肝癌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土茯苓內(nèi)提取物3-4-甲苯氧基)-丙酸、2,4-壬二醇對乳腺癌細胞有選擇性抑制作用。

2.間接作用

土茯苓對白介素-1誘導的血管內(nèi)皮細胞表面的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表達升高的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黏附分子高表達則是腫瘤轉(zhuǎn)移的因素之一,所以土茯苓也有可能通過抑制黏附分子表達而抑制腫瘤轉(zhuǎn)移。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nèi)刪除相關內(nèi)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cè)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