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療養(yǎng)頻道 > 新生兒敗血癥百科

新生兒敗血癥

百科

概述

新生兒敗血癥是指病原體侵入嬰兒血液循環(huán),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chǎn)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癥多,是嚴重危害新生兒健康的疾病。早產(chǎn)兒,男孩、胎膜早破>24小時,母產(chǎn)時發(fā)熱,羊水有腐敗惡臭味的嬰兒發(fā)病率高。



病因病機

內(nèi)因多與新生嬰兒的形體不足,尤其早產(chǎn)和未成熟者,產(chǎn)時受損的嬰兒,正氣虛弱,御邪之力低下相關(guān)。外因則為邪毒侵襲。邪毒盛于體內(nèi),化熱化火而見發(fā)熱煩躁,哭鬧不安,熱極生風可見驚厥,熱深厥深,手足逆冷。邪入心包癥見昏迷邪毒入營傷絡(luò),氣不攝血,血溢肌膚可見面色青柴皮膚、黏膜出血,熱毒熏蒸于外,皮膚黃染。濕熱下注,小便深黃。正虛邪盛,邪毒內(nèi)陷,正不勝邪時,則患兒精神萎靡,不吃不哭,面色蒼白,體溫不升,甚或氣息微弱,四肢厥冷。



辨證論治

1.邪毒熾盛證

證候:發(fā)熱煩躁、汗出、黃疸反復、肌膚淤斑腹?jié)M,脅下硬,哭聲低,乳少,大便干,小便黃,舌質(zhì)紅、苔厚、脈數(shù)、指紋紫滯。治法:清熱解毒、涼血退黃。

方藥:黃連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

藥物:黃連、梔子、黃芩、黃柏、水牛角、生地黃、赤芍、牡丹皮。加減:黃疸明顯者加茵陳,白蘚皮化濕退黃;伴神昏、抽搐者,加羚羊角、鉤藤平肝止搐;大便干者,加枳實導滯通便。

2.邪陷正虛證

證候:低熱、反復黃疸、淤斑、精神萎靡、面色蒼白,氣息微弱,不乳、不啼、不動、舌質(zhì)泛紅、苔薄白、脈細無力,指紋淡滯。

治法:益氣解毒,扶正祛邪。

方藥:參附湯合、黃連解毒湯。

藥物:人參、附子、黃連、梔子、黃芩、黃柏。

加減:黃疸重者,加茵陳除濕退黃;面色白、氣息微弱者,加黃民,

當歸益氣養(yǎng)血。

3.血虛氣弱證

證候:形體倦怠、神疲乏力、面白、肢末不溫,乳少,腹?jié)M、易出汗、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無力指紋淡。

治法:溫陽益氣,滋陰養(yǎng)血。

方藥:人參養(yǎng)榮湯。

藥物:人參、茯苓、陳皮、當歸、黃民、熟地黃、白芍、桂枝、白術(shù)、五味子、遠志。

黃疸重者,加茵陳利濕退黃;面色白肢末不溫者加附子、炙甘草。

附:經(jīng)驗方

1.解毒清血湯

藥物組成:魚腥草30克、白蚤休30克、蒲公英30克、金銀花15克、天花粉12克、白茅根30克、炮甲片9克、生地黃10克、玄參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藿香6克、沒藥6克、白芷6克、水牛角0.6克、西牛黃0.6克、羚羊角粉0.6克(沖服)。功效:清熱解毒,化淤排膿。

適應(yīng)癥:適用用本病氣營兩燔證。用法:水煎,用藥汁沖服牛黃、羚羊角粉。

2.通腑泄熱方

藥物組成:白僵蠶、紫草各10克、生大黃6克(后下)青蒿15克、敗醬草20克、甘草6克。

功效:清熱解毒,通腑泄熱。

適應(yīng)證:適用于本病邪毒熾盛證。用法用量:水煎每日1劑,分兩次服。

3.清營湯加味

藥物組成:水牛角10克、生地黃9克、玄參、麥冬、丹參、當歸、金銀花、連翅、蒲公英各10克、竹葉10克、西洋參3克。

功效:清熱解毒、通腑泄熱。

適應(yīng)證:適用于本病邪毒熾盛正盛邪實,發(fā)熱傷陰的患兒。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1劑、分兩次服。

4.清宮粉

藥物組成:郁金30克、生梔子30克、寒水石30克、黃芩30克、黃連10克、琥珀10克、朱砂3克、冰片9克。

功效:清熱涼血、鎮(zhèn)驚安神。

適應(yīng)證:適用于本病見驚厥者。

用法用量:共研極細末,每服3克、每日兩次。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